读《重塑学习---第八讲“长程学习“课堂样态》随笔
“长程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意蕴: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长程学习“可以理解为长时程、长过程、长周期的学习。深究其内涵,”长程学习“是指整体把握学习目标,以问题或项目引领学生展开学习,放长学习过程、思考过程、理解过程,可以突破课时的限制,也可以打破教室的边界,让学生的学习充分展开,经理完整的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领悟,获得思维和素养的综合提升。显然,相对于原来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学习来说,”长程学习“的实现需要一定时长,但其内涵的核心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放长学习过程、思考过程、理解过程“,让学生能更从容地学习和思考,从而促进知识联系综合、迁移应用,实现深度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由于教材呈现是”内容显性“而”目标隐性“,而且限于篇幅等原因,学习内容的显现也往往是”过程压缩“,导致教师在设计和展开教学时,”课时思维“比较强,而”整体思维“相对较弱;”课时目标“关注多,”长期目标“关注少。在这样的背景下,”长程学习“更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一、更深的”入“:挑战性问题或实践性项目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二、更好的”学“:放长学习过程、思考过程、理解过程;三、更透的”悟“:长时间聚焦同一问题促进”学深悟透“。
教学思考:
基于“长程学习“的价值意蕴,在”大概念“教学、大问题探究、延伸性学习等方面可以选择用”长程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充分展开,获得更多的感悟与理解。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单元整体学习。改变“单课设计、单课教学“,整体设计单元学习的学习路径、学教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
二、 长作业。特指学生需要相对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这类作业注重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与书本之间的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可以安排学生“载蒜苗“作业,在认识钟表教学后,可以设计”生活中的表“数学长时间作业等。
三、 项目化学习。主要是导引学生对真实世界的、复杂的问题(任务/主题)进行研究,以小组合作等方式制定、实施计划并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信息收集、调查研究、分享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或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