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文献学习
----文献在“摘要”中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指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
接着,文章开始分论点展开:如何通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 以兴趣为动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要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入手,采用多种教学环节和激励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受到吸引,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在活跃氛围中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可以怎样做呢?作者在下面的教学案例中指出:教师可以用奖励学习积分的方式激励学生,积累到一定的积分可以和数学老师兑换奖状。
二、 课上课下有效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除了课堂以外,教学环节还有预习环节和复习环节。如果学生能充分利用预习和复习环节,结合课堂,那么即是做到了课上可下的相互结合,学生能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复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学习更高效,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三、 利用问题引导,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时,在问题的引导下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顺利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学的新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独立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四、 设计习题练习,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习题练习,学生明确了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的还不牢固,可以再次进行新知识的深入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问,理解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习题进行分类归纳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这些能力有助于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 借助多媒体教学,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来引导他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动态内容进行理解,有利于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主动思考来发展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在直观情境下深入思考,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自主学习的深入进行。
六、 渗透数学思想,锻炼数学学习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要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具备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进行分析、思考,有效抓住知识的本进行理解,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抓住有效的数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先进行数学思想运用的示范,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等。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还要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七、 分层布置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每个学生在作业环节都能获得进步和提高,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文献进行了总结,阐述培养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