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奚国英     来源:原创

愿为甘草 甘为人师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于永正老师于我,甚至于全国小语老师来说,是旗帜,是标杆,是诗和远方,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假期拜读了于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也许是带了几届低年级届小朋友,心态成熟了些许,真是感触颇多,从书中受益匪浅,愈读愈感亲切,字里行间我仿佛正与老师对话,从中获取他历经风霜的智慧。这位白发苍苍久经风雨的老者,身患重疾仍笔耕不辍,站在教育的前线,那初为人师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倦怠?有什么理由退缩?有什么理由不向他学习,努力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于老师的愿望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花甲之年的他也的确做到了,这都源于于老非凡的人格魅力——愿为“甘草”,也是本书中最为打动我之处。做甘草,就是做个好人;是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书中于老师的友人这样评价他:“于永正具备甘草的品格,这是他与同事之所以相处得好,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是呀,不仅仅是学生,谁不喜欢温和宽厚的人呢?书中的一个教育案例——《微笑教学》,讲的也是我们课堂上经常碰到的情况,学生不听课,竟自顾自在书上挥毫泼墨,于老师机智温和的语言化解了一场课堂风波,那我为什么不学于老师呢?

做甘草就是做个好人,一个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诸多不足,许多教育案例也曾发生在我的身上,只是我缺少于老师那甘草般的温和与包容,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我更要不断完善自己,向于老师学习愿为甘草,甘为人师。

于老师有句话让我感慨良多,也甚是喜爱“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吧!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愿我们都能在岁月洗涤中,慢慢修炼,慢慢沉浸,像于老师一般,做自己喜爱的自己,做学生们喜欢的老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