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9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2-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淑君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没有思考的时间与 机会。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但是有很大缺点,即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没有关注学生有没有学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因为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教学活动,把更多的思考机会留给学生,就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探究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对此知识进行探究、讨论,从中发现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师在分组指导过程中,发现各个小组有着 不同的收获,他们探究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每一个组成员发挥着自己丰富的想象。比如,有的小组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大小进行分类,他们将三角形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有的小组根据三角形的边的长短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也有的小组分得更细,如将直角三角形又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 有的小组分类比较简单,只分为直角三角形与非直角三角形。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可谓“精彩纷呈”。等小组自主探究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让小组代表展示分类结果,在代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自己小组的分类与其他小组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能不能尝试对别的小组的分类方法进行再次研究?小组探究活动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对三角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