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陆晨     来源:原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中,学习上的成就,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界定。而针对这样不同的标准,我们需要做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冷嘲热讽,每一朵花都应该平等的开放。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向他们要求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其树立自信。

“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速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才能拿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教书和读书生活,是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

“兴趣事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兴趣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强有力的一种那个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作为教师,我通过精彩的课件设计、动听的激励和语言,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竞争激励等,这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机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学习知识的力量。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应立志付诸于教学实践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