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倾听选择背后的思考,让被动学习化作主动思考——吴云贤12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3-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云贤


我们的课堂,在这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已有了很多的变化,大家都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开展着体验式的探究学习,学生解决现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似乎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总是有那么点欠缺,缺乏问题意识,面对现实情境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深入的思考,而这些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真实学习活动的展开。

  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我们可能只是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而忽视了对怎样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去“动脑”的思考;也可能我们过分注重了学生“即兴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长时间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学生进入完全沉浸的学习活动中;还有,就是我们可能对“反思” 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学生没内省,思维就不可能由低层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但是我觉得,无论是哪种,其实还是给学生的选择不够,不足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不足以让学生能静下心根据自己的选择而进行相关的探究。

在一次张齐华老师教学的《小数乘小数》中,张老师就将这种选择下放,让大家去倾听选择背后的思考,让被动学习互作主动思考,有效地将学生一直置身于问题的深入思考中,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学习活动中。张老师一开始,没有将复习的重心完全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回顾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而是给学生呈现了一组相关算式,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张老师想从这6道算式中选择两道带领大家复习,你会推荐老师选择哪两道,为什么?”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复习环节教师精心出题,学生被动复习的格局。而选择的过程,尤其是阐述理由的过程,让学生有了对习题的重新审视,了解了每个习题背后所蕴藏的思维价值。而后,在新授中自行设计小数乘小数的习题时,学生就不会随便、盲目,会认真思索其典型价值,学习的权利不断下放,学生机会的不断创造,真实的、创新的思维才会不断产生。迈好这一步,是学生展开问题式学习的第一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