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李婷旭教学随笔——计算无小事
发布时间:2023-12-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婷旭

一二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练常规的时候,所以落实好基础巩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两周,二年级数学迎来了竖式计算的学习,这是本学期的学习重点之一,即使到了小学高段、到了初中甚至高中,竖式都是我们计算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学习竖式以前,学生基本以口算为主,所以课本上的练习作业我都会让学生直接在课本完成,并会在课本进行批改及订正,再额外布置练习本作业。而到了这个单元,因为书本的位置是远远不够写竖式的,而我们布置作业也绝不是为了追求一个计算结果,而是要了解到学生的计算过程,培养好计算过程中的各种习惯,例如数位是否对齐,等号线是否用尺子划,进位“1”与退位点是否书写,解答应用题是否记得写单位与答,这些都是从一个单纯的得数里看不到的细节。

所以本单元课本上的练习作业我基本会布置到作业本中完成,一是让学生注重竖式计算的过程,二是培养学生正确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每天我会对学生的作业本进行批改并让学生及时订正错误,经过两周时间不间断的练习与每天的订正改错,大部分学生对竖式的计算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

但是,本周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课本里的一些练习没有完成并且没有批改,便感觉到了焦虑,我马上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检查了孩子的课本,原来这位孩子把还没讲到的新内容提前完成了,并且答案是错误的,难怪家长看到会焦虑。确实本单元的作业布置由以前的直接在课本书写变成了迁移到作业本用竖式书写,家长看到课本会误以为孩子没有做过题目也没有批改,其实课本练习已经在练习本完成了。为了解除家长的误会及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我联系了这位家长。首先,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家长孩子把还没有布置到的新课练习做错了,而是先告诉家长发现孩子主动预习了课本32、33页的新内容,并自己尝试思考了解决过程,虽然答案不正确,但是孩子主动预习这个习惯是很好的。这时家长知道了这里的内容学校还没有讲到,是孩子自己写的,便马上来向我确认这里上课是还没有讲到吗?我回复她是的,并对孩子主动预习进行了夸奖。家长马上跟我说:难怪看孩子做的题错了,但是没有批改还以为是已经讲过了,现在明白了。于是我便接着跟家长反馈了孩子作业本的完成情况,把孩子的书本与作业本一同拍照给家长,告诉家长本单元因为学习竖式,课本空间不足,作业会布置到练习本中完成,提醒家长多关注作业本的情况,并把孩子在作业中出现的不足给家长进行了分析,并表示孩子经过作业的订正这段时间竖式计算有了进步,接下来的学习重点才是应用题。这时候这位家长表示会配合监督并且给我回复了一句感谢老师的心细的教导。看到家长的回复,我也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家长们可能不一定会每天关注孩子的作业形式,所以当作业布置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时,我们也需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反馈。

经过本次事情,我也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全批全改是教学的常规要求,那当课本练习已在作业本完成并批改订正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重复在课本上写一遍答案呢?于是便在周五教研会的时候与各位教研组的老师讨论了这个问题,为减少家长产生焦虑情绪及避免产生误会,大家也建议了以后这类已在作业本批改过的题目学生需在计算时把答案补充到课本上,并且可以安排学生们对照老师已批改的作业答案在课本进行互批,教师最后再进行检查,这样也能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