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的第二讲《什么是深度学习》和第三讲《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对我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特别关注的“抓住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策略”中,我深感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深度互动和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这些策略引领了我对数学教学的新思考和尝试。
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对于深度学习至关重要。从作者的经验中我看到,通过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鼓励学生自我分析和小组内的讨论,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将内隐的思维显性化。在我的数学课堂中,我也开始注重这一点。通过在新课学习和试卷讲评中采用学生自主表达的方式,例如要求他们描述解题思路,不仅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激发了他们思维的主动性。这种思维外显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本质,而非仅仅死记硬背。
深度互动策略同样成为我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实践。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助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激发他们在问题解决中的深度思考。在试卷讲评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答案,并邀请他们分享错误的思维过程。这种深度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激发了他们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创设策略在我的课堂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试图创设有趣且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引入有趣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的实际运用价值。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让学习更生动有趣,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将学生思维外显、促进深度互动、创设生动情境,这些策略将成为我未来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为深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