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问题导学”课堂样态
发布时间:2023-12-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莉娟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在问题的导引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要以问题驱动数学思考,让学生“愿想问题,会想问题”,在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被激活,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学生的智慧在“想问题”的过程中凝聚生成。“问题导学”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课堂样态之一。

“问题导学”课堂样态要义

“问题导学”的课堂样态,是以问题导引学生学习的学与教方式。“问题导学”的课堂以围绕学习目标的一个“大问题”或一组具有一定结构的“问题串”,引领学生学习与思考,引导学习过程的走向和思维活动的深入,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自己的体验、理解和思考,从而有效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积淀经验、感悟思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问题导学”课堂样态的基本学教结构如下

“问题导学”的课堂样态一般分为四个主要环节:一是提出问题。“问题导学”的问题应是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学情提出的有利于学习展开、学习目标达成的引领性问题,问题应具有一定的认知张力和适度的挑战性,应是促进学生思维参与、学习深入的关键性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是基于情境,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展开学习;也可以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围绕学习内容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学习。二是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的基本单元是“思考探索一分享讨论一小结反思”。在一个问题解决、小结反思后,可以进入迁移应用的环节,也可以继续提出问题,继续进行问题探究,在一个个问题的探索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展开,学习情感也不断卷入,实现了学习的不断深入。三是迁移应用。此环节一方面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是知识迁移,应用知识进行变式练习和深化练习,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拓展延伸。在知识学习、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文化、鼓励学生研究新问题等方面拓展延伸,能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或思考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读后反思:“问题导学”的课堂样态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大部分学习内容都可以用这样的学教方式。特别是一些探究性较强的内容,更是适合采用“问题导学”的学教方式,如概念的建构、方法和规律的探索、问题的解决等学习内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