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
当今教育界最大的一个热点就是“减负增效”。 “减负”,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减少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增效”——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我认为减负增效这项工程除了让老师转变教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以外,其实“减负增效”还是需要社会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更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和努力。
就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而言,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确保“减负增效”的“金点子”。首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包括课前预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准备好上课所用的书本和学具。
其次,课上要用好自己的眼,耳,嘴,手,脑。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善于提问、注重实践、互相合作的习惯。①专心听讲,一是精力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二是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回答能做出评价和补充。②积极发言表现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踊跃发言;同学间讨论合作时,积极动脑,大胆、响亮地发言。③按时独立完成作业。④善于提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在学习中要敢问、好问、会问。⑤注重实践,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时候还需要学具的帮助,因此课前让学生带的学具要带,课上在该用的时候拿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学到新知识。⑥每一次合作学习,同学们都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坚持下去,逐渐会养成会合作的习惯。
最后,课后还要及时复习,整理所学的知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更需要同学们的努力。如果能养成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话,我相信肯定能享受到“增效减负”带来的快乐。
本年级期初的备课活动安排、结合研究工作计划,围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的教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