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周蓉学习笔记(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蓉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需要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因此也可以说数学学科是一门更加注重实践的科目。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数学学习中的对精确性和逻辑性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这也就意味着数学课堂中教给学生的东西要更加丰富一些,除了基本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而这些东西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所无法给予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为考量的重要因素,并且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计划,在基本要求达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的规划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了自己的数学学科素养。

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常常会强调要“用心”去学,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出现小和尚念经一般懵懵懂懂有口无心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状态难以对老师的教学知识形成及时的反馈,而且使学生浪费了黄金的学习时间。而老师所说的“用心学”即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所有官能,以自己的思考去代替老师的思考,实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这正是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和必须提供给学生的,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知识,对于自己知识中存在的漏洞向老师请教。自主学习模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主客体的转化,为数学学习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2、奠定后继数学学习基础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了后续阶段做准备。数学的学习尤其如此。通常来说,我们的教材都是按照由简到难的思维习惯进行编排,最先学习的知识往往是这一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也具有这样的奠基作用,它为复杂的数学运算的学习准备了条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够在后来的学习中轻松前进。

    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之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后继学习中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长期保持,并且产生积极作用的。小学低年级对于习惯的养成比较重视,有充足的时间去形成和调整学习的习惯。因此这一阶段的习惯往往比任何别的时候养成的习惯都更加顽固,更不容易丢失。所以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是后继学习的重要形成时期,不仅仅只知识的累积,还包括习惯的养成。

高年级学生在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小学一二年级,每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经常会翻阅课本中的新内容,第二天老师讲课的时候,会觉得新内容很简单。偶尔没有这样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时会记得抓耳挠腮。其实作业完成以后的这个过程就是自主预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后续的知识,帮助自己的学习打好基础。小学低年级就是后续所有学习的点击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养成良 好的习惯,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感到轻松。

3、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有序的课堂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说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对于知识形成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并能够从中受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课堂上,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之下,自觉地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这样一种发挥学生才能和多向交流的平台是非常难得的。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知识与实践的反复考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增加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目标由直观地获得知识向更加深刻的培养能力以及形成思维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满堂 灌”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难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够将自主学习的要素如此全面地得到展示的,所以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可取代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以自己为中心,以老师为前导,以学习方法为核心,以习惯养成为目的,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并持之以恒地执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通过数学课堂上的培养,能够将自主学习的意识辐射至其他学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行为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