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务实行动》后感
蒋珍
“学习型教师”看见这个词的时候大脑中即可反映的一句老话是:“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我对“学习型教师”的第一认知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那么“学习型教师”仅仅是这些吗?我上网收索了这一词语,找到了很多很有见建的文章还有一本书《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务实行动》。
通过阅读我对“学习型教师”有了新的认知:第一,为你自己而学习。为使自己做一个“文化人”而学习;为自己不误人子弟而学习。第二,教师的生活即学习化生活。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第三,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终身学习的动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第四,融入学习型团队中。在学习型团队的环境中汲取养料不断成长。
为自己不误人子弟而学习
陶行之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的好,必须先生先学好”。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学教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必须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做一个真正的学习型教师。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也直接作用于学生,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提升精神境界和专业素养,是当今教师修养的主课。要让社会敬重教师,教师必须敬重自己的职业,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发展。
在学习型团队中不断成长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环境培养出不同的人才。现在学校,十分重视组织各种读书活动,我想:这说明了读书苦、读书累,在当前这种烦躁的社会环境中,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读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也说明了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迫切的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来实现。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互助精神,有利于提升教师智慧水平,挖掘教师群体资源,形成学习共同体。如果从我们的亲身经历来看,我认为首先能够营造学习的氛围,也就是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的改变自己。等到哪一天,你蓦然回首时,发现自己已经今非昔比了,在共同体里大家互相鼓励、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总之,做一个新时代的学习型教师,就要与时俱进,不辍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教学相长,在学习与工作中与学生共同快乐成长,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教育智慧充满你的教学生涯,并快乐着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