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之做法探讨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是发现生活世界里数与形的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发展服务.数学更是对生活世界的一种思考、解释、描述、理解及应用等.数学与创新发展、经济发展等均有着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对数学有所了解,知道数学课堂要教什么,数学教师要做什么.必须从新课标的理论学习提升自我,方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应用数学.数学 教学它不只是停留在“ + - × ÷ ”的运算里,而是要经过对教材新课标的学习、课堂的实践才能感知到数学的内涵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创新思维等,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去发现数学的美,真正用心去感悟数学的魅力,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使我们的学生既学好又学活.
一、小学数学是什么
( 一) 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离不开生活,是与现实世界共存的.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则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笔者会让学生在上课中联想生活例子,展开想象去发现数学问题、探究并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从中去体会数学所带来的乐趣,学会用文字归纳、总结,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应用好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 二) 小学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 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庞大的数学知识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是训练学生完成书本“习 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从生活中体会数学思想.数学知识里有丰富的哲学道理、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东西.数学学科中也要全面育人,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及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想 品德和学习习惯,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数学课堂要教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大胆实践.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2.有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提出质疑,积极发表意见和见解,对学习困难生要帮助他们建 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启发、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实践空间、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的.数学学习可以把学生引申到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之中,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感受,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数学教师要做什么
首先,教师要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新课标强调: 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作为教师更要清晰地学习新课标、认知和感悟新课标.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一) 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给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是: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 知欲望,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二) 在生活积累中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的生活及学习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早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 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该让学 生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自悟自得,从直观理解变为抽象 概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应用.
( 三) 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人的悟性高低不同,也就是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存在差 异.在教学中,每名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悟性,有的表现出 “奇思怪想”,有的则“平淡无奇”,有的则是“阿谀奉承”,作 为教师这时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 “智慧”火花,引导学生矫正不良的思维方向及学习行为,启 发和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为了让学 生走进实践感悟数学知识,作为教师要做到:
1.教师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形式不同的数学活 动,让学生经历和了解知识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按照国家 数学活动课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状况, 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动口、 动手、动脑能力,增长和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精神生活,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教师要有生动的教学语言及素材
教师生动的语言和素材的正确使用能在学生心目中留 下永恒的记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同年龄段的学 生,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结合每个年龄 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和选择好教学素材,用 最精简贴切的语言上课必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