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
摘要: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提问上有深度,而且也要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锻炼其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数学思维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在逐渐增高。近年来,“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受到了广泛的推崇,这就要求了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也要学会应用知识,进行深度的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以问题做导向
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找出正确的答案,既能带给学生成就感,也能培养其思维能力,使其感受到思考的乐趣。而在提问中,课堂最开始的导入环节又是重中之重,导入时的提问不仅要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方程》一单元中,某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老师提前在黑板上板书“x-1=人,X=1/2(宋+豪),x一女=子”,当学生看到时,就容易对此产生兴趣,因为他们一眼无法看出答案,从而对于这堂课也会增加趣味性。然后,老师提问到:“同学们,在我们黑板上的现在是一个谜语,看看谁最先猜出“x”到底是什么呢?”。接着学生们就会开始思考,看到“x”必然最先联想到才学的解方程,然后一般都会开始使用解方程的方式来猜谜语。需要注意的是,猜谜语这一环节只是作为导入,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如果发现两三分钟后都还没有学生解答出来,那么老师就需要进行引导,用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出答案。最后,还需要将学生的思维带回数学课堂中,告诉学生字谜游戏只是方程中的一小部分作用,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解决实际的问题。此时,再向学生提问:“你们还记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吗?”,从而引导学生回忆知识,使其给出“理解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的答案,紧接着板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开始新授课。
此位老师在课前设计猜方程谜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说猜谜的过程,感受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用问题的方式,引导了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并逐步给出正确答案,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成就感,加深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此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心得体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出适当的,合理的,有意思的情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数学教学资源,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学习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也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