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会倾听孩子
发布时间:2024-03-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石玲

我从很多渠道都听到对《倾听孩子》这本书的赞誉。拿到手上后,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凭心而论,这本书的观点真的是和人本心理学所倡导的是完全一致的。最独特的观点是----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认同他的错误行为。更令人惊喜的是,《倾听孩子》将理论和实例完美地结合起来,让父母们很容易学习。

    由于这本书本身的逻辑性就很好,语言也很精练,其中的内容我就不复述了。我只是想将我在琳琳身上的学习效果描叙一下,可以看到倾听的力量真的是很大的。

    这本书有一个例子正好是如何让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配合滴眼药的。而琳琳因为有结膜炎,见光就流泪,医生让滴眼药。但她一直非常不配合,每次都要两个大人费很大的劲才行。有时滴进去后,她又给挤出来了。所以滴了几次后,我就放弃了。

    这次我决定按书上的方法再试试。我先和外婆事先讲好,用1-2次的完全倾听,允许琳琳表达她的情绪。书上说,第一次要哭1个小时。外婆是最不喜欢听琳琳哭的,可为了琳琳的眼睛,这次也答应试试。

    晚上7:30,琳琳在床上又蹦又跳,很是高兴。

    我不动声色地拿出眼药水,很平静地对她说:“琳琳,从今天起,你要滴眼药了。”

  琳琳边跳边说:“我不滴。”笑容已经消失了。

   “可你眼睛总是流眼泪,医生说一定要滴眼药的。”我边说,边举起药瓶。

   “妈妈,我不想滴眼药。”琳琳已经快要哭了。

  “琳琳,妈妈今天一定不强迫你,我会等到你自己同意,才会滴。”

   琳琳开始哭,而且越哭越伤心。我安静地站在床边,没有一点要强迫她的意思,只是手里举着眼药瓶。最近琳琳的脾气很大,有点不顺她的心,就会哭。点眼药是她最不喜欢的事,妈妈居然又是一副不可改变的神情,她自然很不高兴。

   书上写:“哭喊、流泪可以释放害怕和深层次的恐惧。”这是疗愈的开始。同时,孩子因为害怕面对现实,会拒绝倾听者靠近。但倾听者一定要坚定而温柔地靠近,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这是倾听成败的关键。

    可我只要一说“现在可以滴了吗?” 本来渐停的哭声又高昂起来。老实说,倾听这种长时间的哭嚎,同时还要听孩子说“妈妈走,我不要妈妈。”没有很大内心力量的人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处于这种状态中,很容易让人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是个被孩子否认的家长。要不就到此为止,转而哄孩子高兴;要不就大发脾气,给孩子造成新的伤害。

   由于这本书中提及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所以琳琳的一系列反应,我都有心理准备。但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感到是一种煎熬。因为我不能确定,琳琳真的会像书上写的那样吗?或许最后她都不会妥协。

   我眼睛盯着时钟,快到8:20时,琳琳的哭声又一次渐小。总共持续哭了50分钟,但现在的琳琳是又困又累,我觉得不能再继续了。于是对琳琳说“我要滴了。”

   琳琳还要抵抗,但的确是没力气了。我稍加了点力,拨开她的眼睛,一个人完成滴眼药,一点都没流出来。但这并不是书上写的最后状态,不过书上也提到“如果一次倾听不够,可以分次倾听。”

   第二天,琳琳醒过来,坏情绪一点都没有了,仍然在床上跑着玩。我看时间还早,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倾听。现在的我,比昨天还要心里没底。我真的不知道这样做是倾听还是残忍,拿孩子做试验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

   我拿出眼药瓶,琳琳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我仍然坚定地说:“妈妈还是会等你同意。我保证。”然后就蹲在床边,安静地看着她。琳琳断断续续地哭了15分钟后,当我问她“可不可以自己滴眼药”时,她马上同意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把瓶子放在她右手中,她要求自己拧开盖子,我同意了。我又询问她:“我可不可以用一只手,帮你找到眼睛的位置呢?”我还特别强调了“只用一只右手。”她又同意了。

     接下来的事就像书中写的一样,琳琳自己半睁开眼睛,我扶着她的右手,将药水滴进两只眼睛里。药水刚滴上时,她有点不舒服,闭紧了眼睛,低哼了几声。然后,我轻轻吹着她的眼睛,她觉得好受了些,放松了眼皮,药水顺利进入眼眶。再后来,琳琳安静地平躺着,很受用地听着我和外婆对她的夸奖。

    孩子的心理真的是很难了解,但我觉得本书的作者应该算是比较了解孩子的。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的好。通过倾听,不但能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且能全面改善亲子关系。我现在完全相信,倾听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甚至可以在不了解真正问题是什么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对孩子尊重的态度,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

    作者认为坏情绪只有被允许,才有可能发生转化,事实证明她是对的。但这个道理是很难被普遍接受的。这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等同起来,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家长可以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尤其是不好的情绪,但不用认同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行为去发泄情绪。

    倾听孩子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其中,还需要解决许多成人自己的问题。我还要慢慢学习,逐步体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