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好数学课,需把问题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我们在讲《可能性》的问题时,让学生进行下面实验:
(1)如果箱内放入18个白球,2个红球,任意摸一球,摸到红球可能性大吗?
(2)如果放入箱内的8个红球,2个白球,任意摸一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吗,摸几次,试试看。在试验开始之前还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一个球被摸到的机会均等吗?为什么?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而又切合实际操作,上面实验作这样调查,每一张桌子准备一个盆子,并将10张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小纸片放入盆中实验,8张红、2张白进行实验,然后再让学生得出结论来。
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动手学生就会较多,师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会较浓,学生就会喜欢学数学,教学效果就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