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探索自然奥秘:《琥珀》学习任务群设计——朱怡2月研究随笔
发布时间:2024-02-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怡

    《琥珀》作为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不仅以其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吸引着读者,更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对《琥珀》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下是一个针对《琥珀》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

一、单元核心目标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发挥“奇思妙想”,创想一种神奇的东西,清楚地介绍这个神奇的事物。

二、学习任务群目标

1.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会认53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7个词语。

理解一些词汇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

2. 理解与应用型学习任务群

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体会科学家如何通过合理想象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

3. 创新型学习任务群

创想一种类似琥珀的神奇自然现象,并用文字或图画清晰地介绍其形成过程和特点。

设计一个关于琥珀的科普小报或展示板,向同学们介绍琥珀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琥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入课题。

2.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重点词语(如“琥珀、松脂、拂拭、澎湃”等),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词义。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感受和初步理解。

4. 深入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琥珀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并讨论科学家推测的依据。

5. 合理想象与创作

学生发挥想象,创想一种类似琥珀的神奇自然现象,并将其形成过程写下来或画出来。

小组交流,互相评价创想作品。

6. 课外拓展

学生搜集更多关于琥珀的资料,了解琥珀的种类、价值等。

设计并制作一份关于琥珀的科普小报或展示板,准备在班级展示。

四、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讨论、创作等环节,评价其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想作品和科普小报,看其是否清晰、有条理地介绍了相关科学知识。

终结性评价: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汇报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琥珀形成过程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琥珀》的科学知识,还培养了阅读理解、问题解决、想象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