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6年2月15日,ENIAC宣告研制成功开始,信息技术就不断演变它存在的形式。文字、图像、音频等种种资源成为了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最新的就是“微课”。
微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是一种依托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工具。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发挥了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来讲这十分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微课的容量不大,资源容量一般在50M左右,这样就易于在网上运行,并且比一般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可扩充性;微课可以基于学科知识点或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馈生成的学习重难点或疑点内容进行选择、设计、拍摄和制作,这样就能达到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内容。微课的生成又是教者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一次反思和再生成,是对教学的一次优化设计,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微课就能很好的促成这一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很多操作性的知识点,譬如画平行线、画垂线或画圆。在我教学时,发现这种知识点示范性的教学很重要,画平行线和画直线,可以通过板演来呈现,效果还是不错的。而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圆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我把这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课前用圆规在纸上演示并配上自己的讲解,让学生能直接聆听画圆的注意点,能直观模仿画圆的步骤。在画圆过后,并没有结束,很少有同学能画圆一次性成功,我课前搜集一些常见的画圆不规范的画面,让学生进行微视频点评,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也让学生能在今后画圆中找到改进的方向。这种正确与错误的碰撞,是传统教学中所不能展现的,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而且微课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播放的速度,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后退,反复播放,需要消化的地方可以点击暂停。
微课是一个灵活机动的存在,更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的教学资源,而且以自己个人的实际掌握情况来进行反复,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手段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