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大江大河——信息化展示 11-25
结题 12-30
结题获奖证书 12-30
结题证书 12-30
中期评估 12-30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中… 12-16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成… 12-12
结题PPT 12-02
课题成果一览表(教师) 12-02
课题成果一览表(学生) 12-02
《组建俱乐部打造学校现代信息… 12-02
课题学年小结(茅雨) 11-0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省级课题>>组建俱乐部打造学校现代信息技术骨干团队的实践研究>>成果展示>>课题论文>>文章内容
“微”风来袭 意味深长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宋莉萍      来源:本站原创

 

“微”风来袭 意味深长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微视频教学
 
【摘要】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正挑战着中国的传统课堂,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课堂。为使微视频的作用效果达到最大化,本文就从微视频的选材、微视频的制作做了重点阐述,同时提出要培养学生利用微视频自主操作、且行且思、协作交流的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微视频 学习资源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从2012年起微课、翻转课堂等概念接踵而至,微课作为新型的学习资源,正挑战着中国传统课堂,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课堂。所谓微课,就是教师将上课需要讲授或者演示操作等内容制作成的时间短小、内容精练的微视频。那微视频为何有如此魅力深受教师们的热捧?这应该归因于微视频的三大特征:(1)时间简短。微视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微课集图、文、声多种形式于一体,吸引学生的注意,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而10分钟也在小学生的有效注意时效之内。(2)内容精练。微课是就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问题为切入口,深入浅出地讲解,针对性强。(3)反复观看。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学生可以暂停、倒退、重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学习,夯实基础,同时也是学困生的有利助手,更甚至可以把课堂带回家,可以利用信息终端(PC、手机,Ipad等)在家自主学习。
一、好选材为课堂画龙点睛
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微视频进行辅助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二是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制作微视频的操作技术并不难。那如何使微视频的作用达到最优化?首先得选材即教师选择哪一教学内容来制作微视频。不能为了体现技术而强行选择微视频辅助教学,基于微视频的三大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教学的重、难点入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来选择制作微视频,因为重点、难点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如何来突破这一关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微视频来分散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画方形与圆形》一课,其中画正方形就是一难点,我就制作了“画正方形”微视频(如右图),学生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通过学习就会很直观地了解到利用SHIFT键就可以画出正方形。微视频的引入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积极性,学生愿意模仿着微视频中的操作尝试操作,边模仿边实践,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2.涉及键盘的操作。每当教学《操作键盘》讲解指法时,总会口干舌燥。课堂上总会不厌其烦地说着:“手放在基准键上,当一个字母输入完时,手还是要回到基准键上,基准键就像家一样,出去了要及时回家……”,每次这么苦口婆心地说着,可是效果甚微。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老师的言语上,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大但是缺乏耐心。二是,键盘的练习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都会引入打字游戏软件,如金山打字……这样如愿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只关注自己输入的正确与否,不在乎如何输入,只求速度不重指法。但是微视频的介入,让课堂有了转机。首先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的画中画效果出示教师运指如飞操作键盘的场景和迅速打出来的文字,让孩子瞬间提起兴趣同时对教师的敬佩感油然而生,教师适时地提出想要剑指如飞,就必须要长期不懈的练习和正确的指法。学生再一次地通过《学习指法》微视频自主学习基准键、手指分工的知识点,并制作一个特写即打完字时手指应迅速的放回基准键上的特写,这样省去了教师的冗长的解释,学生也一目了然。
3.操作步骤复杂的技能。在平时上课时,对于步骤复杂的操作有时教师演示了两遍,学生还是不能模仿操作,不是忘记这就是忘记那,微视频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比如《下载网上信息》中下载部分文字的操作就比较复杂,借助微视频,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利用微视频的暂停、回放等功能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操作步骤,其中微视频还可以帮助学生提炼出关键步骤:选择文字→复制文字→新建文档→粘贴文字→保存文档。这样学生通过微视频边做边学、边学边想,刺着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4.课外延伸的知识点。针对一些课外延伸的知识,教师有时只会以空口介绍或者以文字介绍的形式,这样又会有多少学生记得住呢?据心理学家研究,用文字识记的记忆效果相对于形象识记来说相差悬殊,事物的视听觉形象比语、词的形象容易记忆,而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微视频把知识点展示出来,可视性强,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如在教学《资源共享》一课,其实除了局域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联网也可以实现,而且局域网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机会很少,较多时候学生接触的是互联网,所以必须做一个课堂延伸的知识点,让学生知道平常使用的QQ、电子邮件,甚至博客、微博、云盘等也能共享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用性较强。
二、精制作为课堂彰显特色
好的选材并不能代表就是一个好的微视频,一个好的微视频除了选材,另一个关键是如何设计微视频,难道微视频仅仅就用录屏软件+PPT就行了吗?实则不然,如何设计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微视频要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一个微视频仅仅是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操作步骤,那就相当于教师的一次演示,吸引力不够。微视频虽是微制作但也精细细腻。首先教师的声音要充满激情,让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其次,视频的时长不宜太长,实践证明3-5分钟的微视频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再说40分钟的课堂也不允许微视频过长。第三,微视频中可以利用画中画的效果加一些教师的特写。第四,在制作微视频的后期加一些醒目、简约的关键词,如提炼操作步骤、提示语等。最后,微视频结尾要对讲述的知识点做个简短的小结,易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2. 微视频要留有空白,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对照微视频,依葫芦画瓢地操作,那与填鸭式的教学又有何区别呢?所以在设计微视频是有预留空白点,不用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上述例子中的《画正方形》微视频中可以在最后留下“如何画正圆、正圆角矩形”这两点空白,让学生学会思考。微视频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学会画正方形,还要让学生从画正方形的操作迁移到如何画正圆、正圆角矩形,举一反三。
3.微视频最后得有个微测试,所谓的微测试就是针对微视频的知识点提出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微测试一方面可以对知识点的一个检验,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微测试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暴露学生的不足。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足进行微视频的微调整。如教学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文字时发现学生对的用法有些混淆,了解到学生的这个情况,我就会对微视频进行微调,加一段的使用规律的视频:有两点的就用V代替,没有两点的就用U代替。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使用时的混乱了。
三、慎运用为课堂增强实效
微视频,是个香饽饽,但是这也导致了微视频的一些滥用。如《下载网上信息》一课,其中有三个知识点:下载网页、下载文字、下载图片。教师就以这三个知识点分别制作了三个微视频并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模仿操作成功率很高,可是学生在这学习的过程除了机械地学会了三项操作技能,还学会什么?教师的作用去哪了?基础薄弱的孩子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呢?学生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呢?教学的三维目标去哪了呢?……这些问题不断引起教师们的反思,我个人觉得课堂上还是要教师的主导,微视频只是辅助教学、教师的助手。慎重运用微视频,才能将课堂的实效发挥到最大化。
微视频,它的定位是一种资源,学生通过这些资源学会操作技能,但是这些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微视频自主操作、且行且思、协作交流的习惯。
 
 
 
 
 
【参考文献】
“微视频”融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现三个“解放”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nERFUe5l4kuSFdOlwGdwLMWTQQ3kiA-h6XzSzWwBH3eTpYSTu4VieL2PcVKLHQi9uTXMa4UxjcAMHpGbG0BQJmhTfgRAzYOwdTTy98aaUS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