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创建微课视频,是开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钥匙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是由教师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做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这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兴趣不高且学习效率低下。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老师通过网络提供相关的微课视频来完成,这些视频可以选自网络上的优秀视频(如中国微课网、优课网等),可以共享本校老师提供在Moodle平台的相关视频,也可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制视频。这种通过微课进行深度预习的方式,延长了课堂学习的时间,学生感觉充实有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微视频”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有效地根据微视频高效地学习新旧知识。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三、“微视频”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在课下视频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注意到部分学生会被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为他们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精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指导。
当教师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发展起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因此,教师要着力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仅仅为完成繁忙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