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省级课题研究小结(2017年12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建春   来源:本站原创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
工作小结(201712月)
本学期,本课题组认真贯彻区教科研部门及学校年度工作意见,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为核心,聚焦“提升内涵、提高质量”,坚持立德树人,用研究和实践的方式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促进学生素养有效提升,为我校教育高品质发展提供教科研力量。
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举行了一次期初课题组成员会议。
我们课题组在本学期伊始就举行了全体课题组会议,明确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和任务。并且,通过先前自主学习文献的方式,了解了目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在课题组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以此引导课题组老师加深对学生核心素养及学科关键能力的学习理解,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
2.组织了一次课题组成员暨学校语数英学科组长联合沙龙活动。
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课题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我们省级课题组开展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主题研讨沙龙活动。活动分设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分会场开展。大家既谈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更谈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大家观点碰撞,思维交融,很受益。课题组希望在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主要学科的课堂实践带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
3.开展了一次对外开放的课题组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11月24日上午,课题组在教科室、教导处的支持、配合下举行了以“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为主题的武进区协作东片教学研讨活动。吴佳丽和李菁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吴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课《火红的枫叶》,李菁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课《钱学森》。两位教师的课堂虽在不同年段予以呈现,但都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都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真正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风采,最终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获。特级教师高子阳执教的一节三年级的创意习作课——《我》。绘本与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更令听课老师受益匪浅。
4. 组织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各科教学研讨活动。
从本学期起,在教导处的组织、支持下,全校各学科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首先在教师的心坎上树立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学意识。包括学校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比武,重点也是在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背景下进行考量。有了研究主题和研究意识,我们的教学实践才会有的放矢,才会在实践中有所改善。
5. 积极申报各子课题,带动大部分教师参与实践。
在教科室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积极鼓励主学科教师申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课题,经过有关老师的努力,目前,数学学科申报区级课题我们的初衷是组建学校课题群,扩大该课题研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6、不断完善课题网站架构,及时上传相关研究资料。
    课题管理网站是课题组的家,及时上传研究资料是保存、积存资料的最好办法,资料能显示我们研究的动态、轨迹,因此,我们课题组有关老师能及时妥善保管资料上传资料,使得课题管理网站较为丰富、丰满。
 
 
 

 
 
2017年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