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人格发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横小十好习惯儿歌》为纲领,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扎实开展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学科渗透,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调节学生身心,陶冶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对百年校训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过程的整理,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对学校德育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将“求全人格”校训内容贯彻到学生习惯培养中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全的横小“真娃”。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师传承学校百年精华,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意识,使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教育水平、教学革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
三、工作要求
1.加强行为规范建设
首先,带领学生学习规范,使他们从心底里接受领会,懂得遵守规范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会去自觉地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组织少先队员、学生学习中,我们应该力求改变单一的说教、背诵、灌输,形式活泼多样,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成效,如儿歌记忆、名言激励、广播宣传、板报评比等,我们可以采取将行为习惯的教育放到实际的生活中,如在排队放学时少先队员、学生一起背儿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学习策略也深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将枯燥生硬的规范内容逐步内化吸收。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将规范学习与营造班级独特文化融为一体。
2、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规范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将积极利用学生群体中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监督、示范、管理的作用,设立学校行为规范监督员。启动“校园文明小标兵”、“拾金不昧好少年”评选活动,以此激励。
3、个案分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情况
良好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转变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更是不易。此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学校里,有一部分孩子的不良行为已根深蒂固,所以单纯的规范学习、开展活动是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奏效。不过这些孩子也是渴望进步的、也希望获得他人的称赞,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导致了他们一时难以改变。在实践中,我们关注到了这部分孩子,并积极对他们进行个案矫正研究,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付出了更多的关爱,积极开展“168”爱生行动。
4、家校携手共努力
我们将积极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并开展“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说说你的育儿经”等征文活动。期待家长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引发他们心灵的震撼,体会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提升文明礼仪规范的认识,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让许多家长认识到了自身言行还有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家长意识到要做合格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表率。如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平时的语言运用也应该十分的注意。我们还将举行“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一同参与,共同感受,找出自身的不足,家长学生共同改正,比一比谁做的最好。活动结束或教师与家长就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沟通,倾听家长的心声,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
5、评价方式多元化
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规范宣传学习教育之后,还应该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有效的评价,同时评价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学生自评,家长评,他评,结合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的意见评出“文明行为小标兵” “拾金不昧好少年”。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氛围和生活氛围,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每个好习惯都受到激励表扬,让不良习惯得到矫正。只要此过程中跟自己横向比较有了较大进步的学生,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就广泛地激发了每位学生内在的潜力,调动起培养良好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少年”的积极性。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订本学期研究计划;
2.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 “好习惯,伴我行”全校黑板报展。
四月份:
1. 六年级家校联系活动;
2. 课题组讲座活动——《拥有良好习惯,拥抱美好未来》(周晓芬负责)
五月份:
1.课题组讲座活动——《让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仇海洁负责)
2.《我眼里的好习惯》德育课题沙龙活动。
3.二年级家校联系活动。
六月份:
1. 评选各中队“文明行为小标兵” “拾金不昧好少年”;
2.组织全体教师撰写德育案例。
3.课题组活动小结、课题组考核、资料归档。
2018年3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