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有一句这样的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谚语深深地渗透了现代思想品德教育主体模式的理论。法国学者培根曾经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某个习惯,就会象有轨列车一样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行进。可见,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习惯改变命运”!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培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让他们健康、快乐生活一辈子。
实践证明,行为之稳重是长期修炼的结果。对于一个班级来讲,班内的学生由于年龄、性别、性格等不同,也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因而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即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观察、分析、综合,然后再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规范,到规范做,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榜样示范做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中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极为正常的。对这些不尽人意的事,即使有的很棘手,对你的正常教育带来一些影响,你也得耐心,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逐渐醒悟,知道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而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坚持了以表扬为主、积极引导的正面教育,后进生也会变成为上进生,习惯不良的学生也会变成好学生。
和谐的班集体的建立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建立,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让我们用爱心、慧心、恒心去滋润每一个心灵,用严缔造完美人格,让每个孩子在爱心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