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生活 打造求真课堂
——武进区“朱燕芬名师工作室”走进横山桥中心小学
4月18日,春意融融。武进区“朱燕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领衔人朱燕芬校长的带领下,走进横山桥中心小学,开展四月份的研讨活动。
得知朱校长的名师工作室走进横小,横小本部和阳光校区的全体语文老师也齐聚真爱楼四楼的多媒体教室,参加听课活动。首先,工作室成员横山桥中心小学的曹仁花老师执教了主题为“谈‘笑’乐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练习三的“语文与生活”。语文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时时处处蕴涵语文。曹老师的教学紧紧扣住语文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抓住了“笑”这一生活素材,通过赏析《红楼梦》里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使学生体会同是对笑的描写,但笑的神态各不相同,初步领会语言文字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写作方法。然后在四个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正确选择该用什么样的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笑有千姿百态,再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关于笑的词汇,为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具体形象地记录、表现生活奠定基础。最后,让学生用不同的“笑”的表达形式进行片段的练习,较好地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有效促进。
工作室成员礼嘉中心小学的刘林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的《月关启蒙》一课。“言美情浓”、富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刘老师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使知识生成智慧,让智慧与情感共鸣。
听课活动结束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围坐在一起,听了两位老师围绕本课教学所作的微讲座。曹仁花老师的《单元练习中“语文与生活”的教学与实践》微讲座从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语文与生活”板块的内容特点分析入手,指出这一板块的共性:生活化、整体化和板块化。然后曹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四个教学经验:活用教材资源;巧用生活素材;创编趣味习题和注重练习点与单元课文学习的整合。刘林老师则作了主题为《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的微讲座。刘老师认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则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的技能;二是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三是具有统领性。
针对这两节研讨课和微讲座,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认为作为80后青年语文教师,两位老师课前认真钻研了教材,把握住教材和文本的特点,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教学中能够立足学生立场,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注重了语文的“生”——生命力、生长力,“活”——灵活性、鲜活性,课堂扎实而灵动。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朱燕芬校长做了简短而让人受益匪浅的总结,强调要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多思考,要把学习放入生活化的大语文背景中,要让学生认识一朵浪花,首先让他们看到一片大海,要让学生认识树木,首先带他们进入森林。
一次研讨,一次学习;一次交流,一次提升。短短半天的时间让工作室和横小的语文老师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努力打造让学生求得真知的课堂和活动,享受生活,善待语文,共同实现语文与生活双赢,生活与语文共舞。
(横山桥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曹仁花 摄影:赵龙 审稿:徐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