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中心小学 吴云贤
每个学校的课程都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的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且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结合我校的课程建设情况,我觉得我校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是以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质达到“上流”为目的的。所以一直以来,我校都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以加强课程教学基础条件为保障,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可以说,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都应属于合格课程,甚至部分也达到了优质课程的范畴。只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如何去更好地建设课程体系,实现学校文化的统一,达到价值观念的统一,体现学校鲜明而富有特色的教育哲学,形成一种整体的“课程意识”、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建立属于自己有特色、有持久力的精品课程,充实和丰富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是我校在现有课程发展基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特色课程建设体系。因为,特色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指向“人格健全、终身发展”育人目标的落实;是服务于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位教师获得智慧成长;是用课程创建特色,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和特色课程核心品牌,让学校更具发展力。它是将高效课堂改革推向深入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科研处的系统培训,让教师们逐渐形成课程建设的意识、掌握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法、让每一位教师都初步具备课程开发、建设和实施的能力。而后,逐步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特色教师,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创造性劳动者,突出教师个人风格,实现学科教学风格多样化。其次能让每一门学科都成为特色课程,突出学科特点,学生能够形成学科特点突出的基本技能。然后,设定课程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让这些目标可以落实到学生身上,形成一定的学科技能。最后在逐渐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拓展学校发展空间,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使整个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