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2015—2016年教科研共同体培… 01-05
2015—2016年教科研共同体培… 01-05
2015—2016学年教科研共同体… 01-05
业务学习 01-05
主题作文教学例谈 01-05
读书活动新闻 01-05
理论考试新闻 01-05
保健师培训 01-05
网上学习 01-05
沙龙简讯 01-05
学习心得 01-05
会诊心得 01-05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市级课题>>构建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实践探索>>问卷调查>>文章内容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修共同体的构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问卷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孙红霞      来源:本站原创

 

一、调查缘由
优化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为教师综合素质的竞争,教师队伍的建设关乎学校在未来教育领域的生存与发展大计。
1.横山桥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农村老校,学校有一批文化底蕴厚实、专业知识精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但是一些骨干教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就进入一个“高原期”,专业发展缓慢甚或停滞。
2.横山桥中心小学也是一所教坛新校,严重的缺编使得五年内引进新教师达40名之多,按照学校编制预算,未来的两年内,学校还将大批引进新教师。届时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差异会更大。新教师刚刚步入教坛,空有理论,缺乏实践,一切从零开始。教师队伍发展呈现新老过盛,青黄不接的态势,整体素质极不均衡。
3.学校的内涵发展、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支撑。学校骨干教师的再度发展问题、新教师的快速成长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二、调查时间:2013年5月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横山桥中心小学在岗公办教师。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
四、调查内容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7题,包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科等方面;
第二部分“担任教学工作情况”3题,包含周课时、任教学科等;
第三部分“专业理念与师德”10题;
第四部分“专业能力”7题;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说明
1.专业理念与师德
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占97.6%,认为“太单调、缺乏挑战性”的占2.4%。认为教师职业“能完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占27.4%,认为“教师职业能实现部分人生理想”的占70.2%,认为“教师职业仅仅是谋生工具”的占2.4%。对自己的教学生涯“很满意”的占20.2%,认为“满意”的占75%,认为“不满意”的占4.8%。对于所教学科教学质量“非常重视”的占77.4%,“比较重视”的占20.2%,“不太重视”的占1.2%,“无所谓”的占1.2%。认为学生“大部分能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占98.8%,“少数能”的占1.2%。
2.专业知识
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教师专业化内涵”的占36.9%,“了解一点”的占61.9%,“只是听说过”的占1.2%。对于所任教的学科,认为自己专业知识“绰绰有余”的占36.9%,“勉强应付”的占38.1%,“稍有欠缺”的占22.6%,“远远不够”的占2.4%。认为自己能“完全胜任”目前教学工作的占61.9%,认为“勉强应付”的占26.2%,“稍有欠缺”的占11.9%。对于所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非常了解”的占46.4%,“一般了解”的占53.6%。对于所任教学科的教材“已经通读全套教材”的占41.7%,“只对相近学段有所了解”的占54.8%,“只了解所任教年级”的占3.5%。
3.专业能力
平时上课,教案“以借鉴网络教案为主”的占36.9%,“以借鉴同事教案为主”的占8.3%,“独立备课为主”的占54.8%。对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认为“应宏观表述兼顾三维目标”的占50%,“应指向合理,使教学活动更具目的性”的占34.5%,“应表述完整,教学效果好”的占15.5%。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忽视学生人格尊严”的占42.9%,“师生间有代沟,缺乏沟通平台”的占57.1%。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发言,发表个人见解”的占58.3%,“偶尔参与讨论”的占36.9%,“不发表个人看法”的占4.8%。对于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并逐步实施”的占53.6%,“想制定,但没有方向”的占23.8%,“没有制定”的占3.6%。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比较认同专家引领”的占39.3%,“认同研训一体化”的占46.7%,“认同个人研修”的占24%。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实施能力”的占46.4%,“促进学生发展”的占57.1%,“晋升职称和提高社会认可度”的占6%。
(二)问题与反思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横山桥中心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标准》的各个领域中有其优势的部分,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工作压力较大,职业幸福感提升任重道远
学校因缺编严重,课务量重,导致教师对从教生涯不满意的比例逐步增加。只有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适当减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2.专业化意识有待增强
教师的专业化意识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统摄因素,教师只有先树立了明确的专业化意识才能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然而,学校有不少教师缺乏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缺乏专业发展动力,专业化意识淡薄。另外在35-45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中,因社会和家庭职责压力大,同时他们对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活感到单调和乏味,还要承受来自教师间竞争的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的烦恼,职业倦怠的情绪表现较为突出。
3.教师专业知识薄弱,学科教学知识有待加强
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足,对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理解存在明显偏差,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方面不够得力。同时教师对教材研究不够,对相近学段、相近学科知识了解很少。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其钻研和积累的程度不够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影响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对教学方向的把握。因此,义务教育学段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这样才能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4.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足,自主发展的自觉性尚须加强
调查显示,教师在与同事的交流和互助上能力偏弱,在教研活动中不发表个人意见的大有人在。这表明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尚不到位,对自主发展的规划尚缺乏自觉性,这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方向和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可以促成教师的自主性发展,这也是落实《教师专业标准》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5.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有待巩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拜金主义、现实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冲击下,一些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出现滑坡的趋势。一是部分教师工作敷衍了事,敬业精神不强。比如有的教师课前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对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批改,甚至不批改;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较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冷淡。二是一些教师自我要求不严,沾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三)建议和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与反思,我们认为横山桥中心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种状况产生既有教师自身原因,更有外部机制问题。为此,学校首先要营造一定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制定相应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其次要解决好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衔接问题,制定与教师个体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规划;同时,要构建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制定与发展期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自主性。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建构一个充满专业自觉且具有独特文化的氛围,促进教师个体反思,引导教师审思自身教育实践,唤醒专业自觉性,激发专业发展欲望。
2.生成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环境
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势,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分享新的信息,这就需要为教师营造一个轻松、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因此,只有在信任、理解和承认的氛围中,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学校内,应创设良好氛围,教师间应是基于尊重与信任的通俗关系,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和共享个人实践,整个组织体现出一种民主、和谐和进取的学习氛围,从而构建一种安全自由、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为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强化专业规划,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调控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师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可以切实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盲目性,使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指引下,不断发展。从教师成长轨迹看,自主规划可分为调整磨合期(前5年)、适应发展期(6~9年)、成熟提高期(10~14年)等三个阶段。从规划时间看,自主规划可分为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等三种类型。
强化专业发展规划,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个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规划。包括外部条件分析、自身条件分析、预期发展目标(师德目标、学识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教育科研目标、班主任工作目标)、措施与对策。学校可以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以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管理。
4.实施研训计划,促进教师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专业标准》在其理念中指出:“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在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科知识是根本,学科教学知识是核心,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有效转化的过程,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具有开放性、个体性、对话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
实施研训计划,就是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把教研组建成整合各方教育教学资源,传递各种有效信息的“全息”组织,使教研组成为知识产生、运用、创生的组织,让研训活动有序有效,实现良性运转,有效促进教师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5.科学合理评价,发挥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功能
评价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科学合理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动性原则、诊断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引领教师实现个人价值。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所划分的四个发展期和相应的指标体系,采取分层评价方式分别对初级、中级、高级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度、专业追求、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个方面。教师发展性采取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和学校评价等三级评价方法。评价目标体系及具体标准为教师反思提供目标和参照系,在学年末总评中,学校测评小组要根据每位教师的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做出一个全面的评语式评价,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指出优点及不足,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