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而另一方面有赖于我们的培训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
(一)更新教师自身观念
顾明远教授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一文中提出了教师的六大观念:“要在教育理论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要树立网络教育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这些观念正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大力提倡的观念,这些观念为我们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我们应该将这些观念细化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等各个层面,才能真正使“观念成为行动的先导”。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而教师首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然后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鼓励教师进行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他在参与行动中开展反思性研究。教师要改善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边教边学,接受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反思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其背景以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分析,能够对教学情境做出评估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承担起责任,即不盲从未经批判反思的实践经验或原则。《学记》提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实践中去学习提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边教边学,实践反思,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探索发现,教学相长,追求新知,不断提高。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阐述了反思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专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有所创造,并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教育教学更能落实到实际中,在不断地反省、批判和改进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三)变革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
1、重视职前教育,实行教师专门化训练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不顾流俗,抗颜为师,作《师说》以倡行古道,提出教师必须“术业有专攻”。在他的教师思想中,与“道”相对的“术业”,绝非指一般的普通文化知识技能,而是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攻”即指专门训练。在他看来,教师必须是接受专门训练、掌握了教师职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因此,教师在“出炉”前,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合格“产品”。现在各县市教育机构都有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初任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和在职教师的培训等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定: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这样的培训,将极大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
2、重视职后培训,实现教师多元化培养
把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1)“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的,其内容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自主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对象,强调实践反思、伙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行动研究,倡导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进修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教师至关重要,改革落实在课堂”,校本教研工作应以“课例”为抓手,“为有意义的教学而努力。”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2)“远程网络培训”是凭借信息技术特别是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的培训,现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和绍兴市一级继续教育都有“远程网络培训”这一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完善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研训结合”是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科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培训方式,“科研型学校”“科研型教师”就是这个培训方式下的产物。
(4)“自修──反思”模式是教师自修教程,在专家及培训者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目标,对自己已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用教育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训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从而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
(5)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更是一种好的模式。主要是提供给我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所在学校、各级教育局及所辖培训机构四类用户使用的,在此平台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申报、报名复核、录入培训成绩;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报培训科目、评价教学质量;各级教育局审核培训项目,查看报名情况,统计分析年度培训完成情况、分析教学质量等工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实践证明,扬长避短地运用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等多种模式结合,是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