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电教课题正式运转了,所以我对新型的技术尤为关注,微课、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正挑战着中国的传统课堂,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课堂。为了对微课、慕课有深一步的了解,我加了市教科研戴院长的微信,她还特地给我推荐了几个微信公众账号,从这些微信中我得到了很多受之有用的知识,其中对“陈玉琨VS倪闽景:MOOC真的能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吗?”这一微信受益匪浅。首先来说一说慕课,慕课的关键词是:微视频、人性化、翻转课堂。它的核心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华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的观点是: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而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在倪闽景的观点是:慕课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尚需审慎研究。
我比较赞同倪闽景的观点。慕课不是一无是处的,问题在于怎样来实施慕课教学。慕课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是的我们要培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我不提倡每一节课都自主学习,课堂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交流。其实学生的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得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怎么办?所以从小学教师的看法来说慕课不适用小学生。
虽然慕课不适合小学生,但是课堂上可以利用微视频介绍一些小技术,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将教学的重、难点、涉及键盘的操作、操作步骤复杂的技能、课外延伸的知识点。……这些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微视频要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一个微视频仅仅是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操作步骤,那就相当于教师的一次演示,吸引力不够。微视频虽是微制作但也精细细腻。首先教师的声音要充满激情,让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其次,视频的时长不宜太长,实践证明3-5分钟的微视频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再说40分钟的课堂也不允许微视频过长。第三,微视频中可以利用画中画的效果加一些教师的特写。第四,在制作微视频的后期加一些醒目、简约的关键词,如提炼操作步骤、提示语等。最后,微视频结尾要对讲述的知识点做个简短的小结,易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