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是多少
蔡晓娟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和图形的周长,今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算一算他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二、 新授
1、 围一围
我们先进行围一围的活动,你们能用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学生动手围。围好后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学生回答。
2、 摆一摆
我们再进行摆一摆的活动,要求是从4根3厘米长的小棒和4根5厘米长的小棒中,选出几根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出示学生的拼法:
(1) 用4根长3厘米的小棒拼
(2) 用4根长5厘米的小棒拼
(3) 用2根长3厘米和2根长5厘米的小棒拼
(4) 用8根小棒拼
上述拼法用这样的语句表达:我摆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它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3、 拼一拼
老师这里有一个信封,里面是什么呢?这12个小正方形要同学们做什么呢?出示题目(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先想一想可以拼成几行,每行几个?PPT演示3种拼法。出示表格
提问: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我们拼出的3个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4、量一量
(1)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挑战性的题目,先量一量再计算出图形的周长。首先我们可以一条一条量。同学们可以发现这样太麻烦了,接下来老师来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微课演示线段平移),把线段移动一下,发现本来的图形就转化成了一个规则图形——长方形,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就只需要量一条长和宽。
(2)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量这一幅图(出示第2幅图),课件演示后引导学生观察,提问:移动一些线段后是不是也转化成了长方形啊?要求原来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也只要求长方形的周长九可以了呢?指出:它的周长包括长方形的周长和两条短边的周长。
三、总结
今后我们可以利用今天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去测量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周长。
认识面积
(以下教学设计只包含三环节,不包含练习)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⒈揭示面积的含义
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
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你的左手手掌面和右手手掌面比较起来哪一个大?(生:一样大。)
为什么一样大?(生:因为它们能够完全重合,所以一样大。)
如果老师的手掌面和学生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比,哪个面大?
伸出你们的小手,把它摆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一比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生1:数学书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
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⒉摸一摸,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表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来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二、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分别出示一张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纸片)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我还带来了几个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他们有面积吗?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提供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师:(出示两张纸片,红色纸片是长13.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黄色纸片是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那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1)重叠:
提问:她把两张纸怎么样了?得出了什么结论?
(2)用边长1厘米小正方形纸片量:
提问:长方形包含几个小正方形纸片?正方形包含几个?得出了什么结论?
同学们,其实像这样用同一个小正方形去度量图形大小是数学上很常用的方法。这种专门用于面积计量的小正方形,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剪一剪》教学设计
周 蓉
1.折一折。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活动。
谈话:其实,我国古代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和记载,《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圆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方出于矩是正方形是从长方形中剪割出来的。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请你指出这张纸的长和宽,照样子用这张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汇报交流:你们是怎样折的?这真是一个正方形吗?
你有什么理由说它是一个正方形?
但是我们用这张长方形纸能折出的最大正方形吗?能不能折出更大的?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用一张长方形纸我们能折出一个怎样的正方形吗?(折出的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问:你能求出正方形周长吗?
追问:剩下的是什么图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呢?请大家求出周长
2、把一张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四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问:要求小正方形的周长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述:小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剪一剪再量一量,求出结果。
问:你知道边长9是怎么得来的?
最后请同学们完整得来说一说要求小正方形的周长你是怎么想的?
3、小华把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5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每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
问:要求小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述:小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剪一剪再量一量,求出结果。
问:通过刚才的体验你知道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怎么求呢?
最后请同学们完整得来说一说要求小长方形的周长,你是怎么想的?
《 周长是多少》第三环节《摆一摆》教学设计
张涛
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么如果请你们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会拼吗?
明确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个同学拼,一个同学填,比一比哪两位同学合作最出色?拼出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最多?(学生动手操作)
提问:请你们猜一猜,都是用12个小正方体拼出来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会一样吗?(学生计算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提问:哪个周长最长?哪个最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归纳、交流。)
总结:由12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是不一样的,而且用同样个数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图形的长宽的长度越接近,它的周长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认识周长
1、引入周长
谈话:秋天到了,一片树叶飘落到地面上,被一只出来寻找食物的蚂蚁看见了,蚂蚁绕着这片树叶走了一圈,我们一起来看,这只蚂蚁是怎么走的?(此时的语句要富有童趣,还可再做修改)
(动画演示)它是从这儿(板书:起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板书:沿着边线)又回到了这儿,(板书:起点)树叶一圈边线的长又叫做树叶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周长。
2、认识周长
【找一找】(出示一个游泳池)谈话:这个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呢?想一想,他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
(教师演示)老师也来画一画,从这儿开始画,就到这儿结束,现在画的就是这个游泳池的周长。
反思:可能有的小朋友和老师画的起点不一样,但是我们画的都是游泳池的变成,因为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也就是池口的周长。
【摸一摸】谈话:其实,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我们一起来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师示范)
你能摸一摸课桌面的周长吗?(小结:一个物体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描一描】谈话:刚才同学们指出的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老师还带来一些平面图形,我们一起来描一描他们的周长?。(师示范)
小结:刚才我们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比一比】1、出示三角形和圆(三角形三边的长标明) 你能指出三角形和圆一周的边线?
(这里是不是用周长比较好)(指一指)怎样才能知道三角形和圆一周的边线有多长?
介绍:三角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周长,也就是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度和。我们可以量出每条边的和再相加,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提问:那圆一周边线的长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圆,再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圆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我们刚才量出线的长度,是。
比较一下量出的长度,圆的周长比三角形的周长长()。
指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认识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图形的周长是这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
辨一辨:这个图形(角),你能找到它的周长是吗?
答:不能,因为它不能从起点沿着边线回到起点。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是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