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2015—2016年教科研共同体培… 01-05
2015—2016年教科研共同体培… 01-05
2015—2016学年教科研共同体… 01-05
业务学习 01-05
主题作文教学例谈 01-05
读书活动新闻 01-05
理论考试新闻 01-05
保健师培训 01-05
网上学习 01-05
沙龙简讯 01-05
学习心得 01-05
会诊心得 01-05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市级课题>>构建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成果展示>>课题论文>>文章内容
虞亚萍2014论文班主任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黄婷      来源:本站原创

 

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

 

 

 


利用身边鲜活资源,生成特色班级文化

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虞亚萍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核心是精神文化。它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作为班主任的我心中装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利用身边鲜活资源,致力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民主氛围和创造精神的班级文化,使班级建设富有内在的生命底色和精神命脉。实践表明,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班的陈津晶同学,出生不久厄运便降临在她身上——患上了脑瘫,父母终日以泪洗面,悲痛欲绝,四处投医,对她进行了魔鬼似的康复训练终于能自己撑拐走路了。转眼间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到工作周围学校报名屡遭拒绝,自理都有困难还谈学习。十二岁那年,她的父母怀着尝试的心态来到我校报名,没想到竟被破格录取了,使她们全家喜出望外,感激涕零。如今她即将毕业,回首六年的学习生涯,一幕幕都在我眼前浮现,一想到她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动着和被感动着,感动着我们的付出,又被她的一言一行所感动着。

自从她来到我们班上我从来没有嫌弃过她,而是视她为珍宝一样爱护着她,关心着她的学习,更关心着她的生活。身教重于言传,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同学耳闻目染,她就像一块磁铁石,把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她又如同凸透镜,把光线聚焦在一起,形成高温。她的纯朴,坚强,乐观,懂得感恩……她这种精神文化深深地教育着、凝聚着、激励着我们每个人,我们班因为有她而更优秀,更出彩。

镜头回放:

镜头一

自从陈津晶和我们在一起,上厕所、吃饭这些生活问题,都由我们班同学来解决。每次上厕所,她就像一位“公主”,后面跟着一群“丫鬟”护送着她,成了走廊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上厕所不方便,学校特地为她放置了马桶,专门有保洁阿姨冲洗。每次她的午饭,都是同学们一个一个轮流着给她送的。只要这天轮到谁送饭,那个同学肯定是先为陈津晶送饭然后再自己吃。一碗饭菜,一碗汤,这两样东西里浓缩了同学们与陈津晶之间纯真的友谊和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大家都毫无怨言。面对同学们的真诚关心,她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从不挑食、剩饭。每次送过饭之后,她的一句“谢谢”,使同学们非常乐意而满足。时光飞逝,一转眼六年过去了,都快毕业了,同学们难分难舍。

镜头二

“放学了,放学了……”同学们兴奋地嚷着,高高兴兴地整理着书包准备回家,每到这时,我总会默默地走到她身边,询问她白天学习的知识掌握了没有,她总是微笑着对我说:“老师,还行,谢谢。”其实我也知道她哪儿还没掌握,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带着她读,讲解给她听。英语这门学科很特殊,只有我教会她读了,她才能去背。但我又不能给她太大的压力,她妈妈有时跟我交流说,有时半夜还爬起来学习。我真的很感动便开导她说:“陈津晶,只有休息好了才能学习好,学习只要尽力就好。”长时间的接触,我们彼此也非常了解,她常常面带微笑,内心坚强,不愿服输,她这种精神感染着班上每位学生,真是身残志不残啊!

镜头三

五年级时,学校组织了“唱响校歌班歌,创建和谐横小”的活动。经过多重考虑,我们决定用《阳光总在风雨后》为班歌。因为是全班级集体活动,一个都不能少,她始终和我们紧紧地绑捆在一起,我毫不犹豫地把陈津晶安排在内,一同参加比赛。比赛那天,我们班的几个“大力士”把陈津晶抬上了舞台。陈津晶坐在轮椅上,在舞台中央,脸上充满了灿烂的微笑,此时她感到无比的温暖。“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46个同学用心唱出了最美的乐章。这首歌也在激励着她,以不屈的精神迎接每天的挑战,相信风雨过后定会有美丽的彩虹。此时此刻,我想她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个感动。她是幸福的,她是激动的。

镜头四

临近毕业,语文老师蒋老师让全班同学以书信的形式,写一篇感谢恩师的作文。孩子们一个个都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表达出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恩之情,陈津晶也不例外。她的一篇《给蒋老师的一封信》获得了100+10的高分。她在信中这样写道“说实话,刚开始我对您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是您在课堂上的幽默、风趣改变了我的这一观点。您在课堂上每分每秒都充满了活力,经常使同学们哈哈大笑,热爱语文的这颗‘种子’顿时在我的心灵里萌发了…… 都说‘遇到好父母,遇到好老师,遇到好同事是人生三大幸事’,我想上天一定偏爱我,让我降临一个不太富有但温暖的家;现在我又遇到了您这样的好老师。您每次表扬我,我的心里犹如被蜜雨淋过般甜滋滋,每次批评我,我总会反思,您给我的建议会思考、琢磨……”。可见,真的是真情流露,字字流淌着对老师的热爱。

镜头五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教室里传出了优美而欢乐的《生日歌》,是谁在过生日呢?原来是陈津晶同学。这一天刚好是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陈津晶就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过生日了,准备给我们一个惊喜。在她的生日聚会上,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脸上都漾出了灿烂的笑容,无比高兴、激动。师生们都品尝到了她大家准备的精致的生日蛋糕,大家分享着她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她对我们班的感激之情,这岂不叫全班同学为之感动?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环境影响人,在六年的相处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以下这些精神文化。在人际关系上,形成了相互理解、欣赏、感恩的文化精神;在人与事情的关系上,形成了团结、合作、负责的文化精神;在人与自我关系上,形成了自主、自强、自信的文化精神。它虽是无形的,但无所不在的,就像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者学生的灵魂。我相信,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个学期都能成为师生共享的一段美丽人生,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在他们回忆起小学班级生活时,都拥有美好的回忆、明快的心情、成长的感觉;在他们展望未来的发展时,都拥有充足的自信、强大的能力、和谐的友情。

从上可见,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的班级我做主,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去创新,让孩子们在这和谐的班集体中茁壮成长,从而去体验着当班主任的精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