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
|
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
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黄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公民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民教育开始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世纪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公民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在其探索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具体表现如下:1、政策支持的缺失,2、应试教育的压力,3、缺乏系统性,4、可持续性危机。
笔者认为,解决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新认识活动的重要性
为了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不至于像一场“阵雨”,扎实地推厂,对组织、实施人员进行重新“洗脑”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领导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要对实验学校领导施加“影响”,让他们明了教育行政部门推进项目的决心,逐渐从被动转向土动。再次,必须对实验教师进行观念和操作层面上的再培训,确保发挥其良好的指导和合作作用。
二、创建民主的学校文化
可以说,民主的学校文化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有民主的氛围,同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又会促进学校民主文化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人的民主,包括学校领导层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民土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上。一个人如果总是得到别人的尊重,他必定会白觉地对他人表示尊重。教师受到领导的尊重,那么他的这种良好的心境必然转移到学生身上。
借鉴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理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可以通过组建“公正团体”得以实现。尽量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价值。及时对孩子的行动给予真诚的指点,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在自身现有的能力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逐步形成互相欣赏、共同分享的团队氛围。
三、构建完善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质上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因此,构建完善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相当于构建逐步扩展的学生社会参与的体系。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参与并非遥不可及。个体积极表达对国家事务的关切是一种社会参与,学生积极表达对班级生活事务的关切同样是一种社会参与:个人关心并积极维护他人的正当权益是一种社会参与,个人积极维护白身的正当权益同样是一种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具有广泛性和层次性。社会参与就空间而言,包括对班级、学校、社区以及民族国家甚至全球事务的关注:就内容而言,包括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参与、对公共问题的意见和态度、对公共活动的参与等;就形式而言,可以通过对公共事务发表言论、调查分析、实际行动等方式进行。社会参与其实是一种渗透在每个人日常生活之中、从个体身边开始、表达对个人周遭公共事务关注的生活习惯。社会参与体现了个体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生存姿态的转变,由观看者变成行动者,由被动者变成主动者,从而改变传统社会中个人对待社会公共事务的冷漠与疏离,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和谐的联系。
在教育生活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有所侧重: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做到关心自我和家庭,中年级学生做到关心学校和班级,高年级学生开始初步关心社会问题,初中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并初步关心国家发展,高中生密切关注国家政治和国际问题。在每个阶段必须为下一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关心白我身边开始,以各自的方式关心周遭公共事物,把自我融入班级、学校、社区以及更大的社会生活空间,从班级管理决策开始,从关心个人身边的正当生活秩序开始,让学生学会把身边的事务变成与个人切身相关的事务,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和周边社会公共事务之中,并延展到对民族国家事务的关注之中,逐步扩人、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同。学生在一步步
扩大的社会参与过程中,也会逐步意识到社会参与原来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个人之于社会的权利与责任原来就在生活之中,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不可攀,权责意识因为我们的亲身实践而变得真实、亲切。
四、组建家长、社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合作委员会
我们的学生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所遇到的很大的障碍就是缺少社会力量的理解和支援。为此,我们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走访,团结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家长,组建家长委员会。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请求几个家长负责孩子们出行的安全(不要求家长代替孩子进行资料的收集)。邀请家长参加孩子们的实践汇报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向家长们展示孩子的点滴进步。在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同时,要召开学生居住社区相关负责同志的座谈会,宣传活动宗旨,争取得到他们的联合支援。学生们对于公共问题的研究,最终要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打交道,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需要的帮助不容推辞。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卜,教育行政部门应土动争取到分管教育市长的支持,召开各机关单位动员会下达相关文件,要求各部门支持该项目的推进,鼓励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方努力,逐步形成学校一社区一政府一社会全面关心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五、多方筹措资金
足够的资金是项目顺利推进的物质保障。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争取政府部门的拨款,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监督领导小组,确保专款专用。同时,我们也要走向社会,争取一些关注教育发展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支持。
公民教育的含义只有放在各个国家特有的社会背景卜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在某一社会背景中起作用的东西是不能被简单地移植到另一社会背景中去的,任何一个国家对他国公民教育的借鉴都需要根据目己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谨慎地接纳而不是全盘地接受。即使在地区、学校和课堂这样小范围的层次上也是如此。否则只会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