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
教学反思:引入环节扑克牌的J、K、Q表示确定的数对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作用不大,且可能会引起学生误解。教学例1时摆1个三角形的小棒数也要通过列式1×3得出,这样在接下来摆2个、3个……三角形时更容易引导学生自觉列式,有利于思维的连贯性,且板书显得更加工整。在摆2个三角形时,学生列式2×3,提问学生怎么想的,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以引导他这里面的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从而把2×3的意义搞清楚。在学生得出摆a个三角形需要的小棒数是a×3后,要从两个方面引导理解:一方面我们用a×3这样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小棒数,也就是说,除了用字母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另一方面,再次让学生说说a×3中的a和3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这一个环节即在教学完例一后的小结做得不是很好。而在教学例2时,则要通过剩下的千米数280-b中280表示总千米数,b表示已经行驶的千米数,让学生体会到280-b中包含了“剩下的千米数=总千米数-已经行驶的千米数”这样的数量关系,强调含有字母的式子还能表示数量关系。在练习环节中每个问题之间还是没有很好的进行过渡,教学过程显得生硬。此外,教学中抛出的问题有些都是由自己代学生回答,变成了教师自问自答,这样虽然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畅,但是违背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使教学变成了一种单向的灌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