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脚脚背颠球: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的下部。两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身体周围。
2.拨球:拨球是指持球者用脚腕类似抖拨的动作,以脚背内侧或脚背外侧触球,使球向侧方或侧后、前方滚动。用脚背内侧拨球称为“内拨”,以脚背外侧拨球称为“外拨”。一般是在与对手相持时,在对手伸腿抢球的一刹那,以拨球技术从对手的一侧越过。
教学重、难点:拉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身体协调用力。
练习方法:
(1)原地前脚掌拉球练习
方法:根据老师所做示范动作模仿练习
提示:拉球时注意触球部位,拉球与播球的力量适中控制好球,身体重心随球移动,注意动作协调性。
(2)有目标方向的前脚掌拉球练习
方法:根据老师规定的拉球方向,运用正确技术动作完成练习。
提示:拉球时注意抬头,拉球时改变球的运行方向,身体重心跟随球的方向变化移动。
2、原地脚内侧推拨球
动作要领:
(1)两脚脚内侧触球。
(2)拨球时,膝关节稍弯屈,上体前倾,身体重心随球的方向左右移动。
(3)运球时脚脚后跟提起脚内侧推拨球的后中部份。
教学重、难点:脚内侧触球的后中部;身体协调与重心移动。
练习方法:
(1)原地脚内侧推拨球练习
方法:根据老师所做示范动作模仿练习
提示:推拨球时注意触球部位,触球力量适中控制好球,身体重心随球的方向左右移动。
(2)有目标方向的脚内侧推拨球练习
方法:根据老师规定的推拨方向,运用正确技术动作完成练习。
提示:推拨球时注意抬头,推拨球时改变球的运行方向,身体重心跟随球的方向变化移动。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只顾低头看球,而不能随时观察场上情况,以致不能及时传球或射门。
练习时前面设定目标,学生要提醒自己注意观察目标的变化。
(2)运球时,不是推拨球,而是踢球以致球离身体过远而失去控制。
练习原地脚内侧推拨球,体会脚内侧与球接触的感觉。
3、脚背外侧运球:动作的特点是灵活性、可变性强,可做直线、弧线和向外变向运球,易于控制运球方向和发挥运球速度,并便于对球进行保护。
动作要领:(1)跑动中,身体自然放松,步幅稍小。
(2)运球脚在身体正面提起,膝稍内扣,脚跟提起,脚尖内转。
(3)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见下图),随后脚顺势落地。
教学重、难点: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运球时协调用力
提示:绕杆运球涉及到变向,在支撑脚落地时应考虑身体重心的控制、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动作空间变向前的步伐调整。运球脚大跨步踏在球的侧面偏前位置,距球稍远,为变换运球脚完成动作留出空间,同时屈膝制动降低重心,缓冲助跑冲力。(见下图)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低头看球,无法观察场上情况。
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兼顾球和周围情况。
(2)用力方法不当,成踢球发力。
注意脚踝的放松,触球时踝关节稍加缓冲。
(3)脚跟未提起,成勾脚触球,将球挑起。
保持脚背与地面角度基本垂直。
4、脚背内侧运球:动作的特点是控球稳,运球速度较慢,适用于掩护性运球或运球变向。
动作要领:(1)跑动中,身体自然放松,步幅稍小。
(2)运球腿屈膝提起,脚尖稍外转,使脚背内侧正对运球方向
(3)运球脚落地前用脚背内侧推拨球,使球随身体前进。
提示:绕杆运球涉及到变向,在支撑脚落地时应考虑身体重心的控制、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动作空间变向前的步伐调整。运球脚大跨步踏在球的侧面偏前位置,距球稍远,为变换运球脚完成动作留出空间,同时屈膝制动降低重心,缓冲助跑冲力。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身体重心过高或侧倾不够,影响运球变向;
运球过程中,要保持重心稍下沉、躯体略侧倾的状态。
(2)推拨球动作不稳定,影响控球效果。
推拨球动作的相对稳定,才能有效地控制推拨球力量与方向。
(3)脚跟未提起,成勾脚触球,将球挑起。
保持脚背与地面角度基本垂直。
5、脚背正面运球:动作的特点是直线推拨,速度快,但路线单一,运进时前方需有较大的纵深距离,技术多用在运球前方一定距离内无对手阻拦时。
动作要领:(1)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
(2)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髋关节前送,提踵,脚尖下指。
(3)在着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教学重、难点:运球时脚接触球的部位与力量,身体重心随球移动;运球时协调用力
练习方法:
(1)直线运球练习
方法:单人练习,确定行进路线自主练习时进行。
提示:运球时,脚触球和小腿及脚踝的发力是柔和的,尤其脚与球接触瞬间的细微缓冲动作是控制好球的要领。初学时常常因为腿部肌肉和关节过于紧张,动作僵硬,出现‘踢球’发力的错误。
(2)规定距离的运球练习
方法:教师规定脚背正面运球距离,两人合作,运用正确动作完
成练习。
提示:运球身体自然放松,控制重心,球的运行速度和运球脚的步伐调整,快速协调的完成运球练习,同伴间注意相互观察合作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运球脚推拨球部位及方法不当,难以控制运球的力量和方向。
强调运球脚脚跟提起,脚尖下指,以脚背正面推拨球。
(2)膝、踝关节僵硬,变推拨为捅击动作,控制不住球。
运球腿膝、踝关节要张驰交替、放松协调,要以推拨方式控制运球的力量和方向。
(3)支撑脚偏后,推拨球后重心滞后,导致人球分离。
要求支撑脚尽可能地接近球,使球始终处于身体的有效控制范围。
三、踢球(传球)
1、脚内侧踢球:动作的特点减少传球失误是争取比赛主动权的重要手段,脚内侧踢球的触球面积大因而有利于对传球方向作出精确控制,在快速传切配合和二过一战术中被较多采用,是中短距离传球的主要脚法。
动作要领:(1)直线助跑,即助跑方向与传球方向一致,助跑最后一步适当加大。
(2)踢球腿由后向前屈膝摆动,当膝关节接近球的垂直面时,小腿加速前摆,大
腿稍上提,同时膝外展。
(3)脚尖上翘,用脚内侧(足弓)部位击球的后中部。
(4)踢球腿在击球后继续前伸推送,并保持用力方向与地面平行。
教学重、难点:踢球时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触球的部位。
击球脚型:脚尖上翘,用脚内侧(足弓)部位击球的后中部。
练习方法:
练习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技术环节上,通过大量重复练习提高自己对动作细节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1)踢固定球
方法:两人一组,一人将球踩在地面固定,另一人做原地(或加助跑)摆腿击球动作,力量稍小,主要是体会动作要领(见下图)。
提示:注意体会踢球腿的加速摆动用力、旋转和击球脚形的控制,以及脚与球接触时的肢体感觉。
(2)两人对传练习
方法:两人互传地滚球,力量稍轻,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提示:传球距离应加以控制,初学阶段不宜采用大力踢球,避免出现动作变形。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脚踝松弛。
脚尖翘起,踝关节角度保持在约90度角。
(2)踢球腿旋转力度不足。
发力时脚跟快速前旋,加大旋转力度。
(3)摆动腿太紧张,成直腿扫球动作。
模仿踢球腿的放松摆踢动作,体会肢体感觉和控制方法。
(4)身体重心不稳定。
支撑脚落地时制动并屈膝降低重心。
(5)支撑脚脚尖未指向出球方向。
注意调整助跑方向,避免斜线助跑。
(6)支撑脚站位偏前或偏后。
控制跑动速度,准确判断球的运行轨迹。
2、脚背内侧踢球:动作的特点踢球腿摆腿自然,有利于发挥腰腿部大肌群的力量,故踢球力量大,主要用于长传球和远射。
动作要领:(1)斜线助跑(见图4-6)在不影响摆腿发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在击球脚形的控制
(2)支撑脚落地时,身体重心应偏向支撑脚一侧并屈膝缓冲,保持重心的稳定。
(3)用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下部,同时脚尖包向球的外侧(见图4-7)。
(4)前摆送球的方向应指向传球目标。
练习方法:
(1)对墙踢固定球练习
方法:初学阶段在助跑环节上可简化,采用一步助跑,这样有利于支撑脚的准确选位并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到脚形的控制。
提示:除非已形成正确而稳定的技术动作,此时应注重于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和强化技术细节,避免因大力踢球导致的动作变形。
(2)踢球腿摆动模仿练习
方法:可以先在地面确定一个支撑脚落地点,然后加一步、两步或多步助跑,反复练习。
提示:练习时注意体会腿部肌肉的放松,只在触球前刹那通过绷紧腿部肌肉加固关节即可。
(3)两人对传练习
方法:两人相距约25~30米,踢定位球或活动球。
提示:体会这一脚法在长传和射门时的区别,通过调整脚形和击球点,控制出球的高度。(如图下所示),长传球时脚形位置较平,击球点偏下;射门时脚背绷紧立直,击球点上移。
(4)下底传中练习
方法:① 两人相距约20~30米平行跑动,相互传球。
② 一人边路运球下底传中,另一人门前抢点射门。
③ 可以结合‘二过一’边路配合战术进行传中练习。
提示:边路下底传中是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术手段。由于助跑与传球方向间夹角变化较大,又处在高速跑动中,所以应当从技术角度稍做调整。(如下图所示),支撑脚落地时应有明显的制动过程,脚尖应转向传球方向;踢球脚在击球和送球阶段应包向球的前部,避免传出的球向外测旋转,滑出端线外。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直线助跑。(斜线助跑有利于发挥摆腿力量和控制脚形)
准确判断球的运行速度和方向,调整助跑角度和速度。
(2)支撑脚站位不当(离球太远或过近,脚尖未指向传球方向)。
控制好助跑速度与节奏,步伐清晰,注意力集中。
(3)肌肉关节紧张,成直腿摆动。
通过模仿练习体会放松摆腿技术。
(4)勾脚击球,击球点不稳定,不能有效发挥摆腿力量。
脚背、踝关节绷紧,固定脚形。
(5)踢球腿摆送方向太随意,不能稳定控制出球方向。
有意识地控制摆送方向,注意身体重心随球跟进。
3、脚背正面踢球:动作的特点正脚背踢球的技术特点是利用小腿的快速摆动,以及比较坚实的脚背部位触球,使球产生急速变形,促使皮球高速飞行,形成极具威胁的射门,也常用于长传球。
动作要领:(1)助跑方向无严格限定,但无论直线或斜线助跑,最后支撑脚落地时必定指向
传球或射门方向。(见图4-11)
(2)为了提高球速,特别强调小腿的加速摆动,击球力量应瞬间爆发。
(3)用脚背正面击球后中部,部位靠近脚踝(见图4-12)。
(4)摆送阶段身体应随球跟进,小腿前摆平直送球,大腿不可向上提拉。
练习方法:
(1)小腿快速摆动踢球。
方法:助跑跨上一小步,快摆小腿弹踢。可以自己对墙练习,或两人对传练习。
提示:此时注意力应集中于小腿摆动和踝关节的绷紧固定两个环节。另外,正脚背射门时身体重心不能压得太低,如果击球瞬间重心过低,而摆送阶段因支撑脚蹬地随球跟进动作,身体重心势必抬高,重心的这种由低而高的移动,会使踢球发力的方向由平直转而向前上,球因而踢高。
(2)运球射门
方法:从不同角度运球插入罚球区后射门(见图4-13)。
提示:运球时注意观察球门位置,控制好运球速度,步伐要紧凑以便能及时作出调整。切入的角度不同,支撑脚的指向和踢球腿的摆送方向存在较大区别,练习的目的就是熟练区分其中的变化,以提高实战能力。
(3)两人配合射门练习
方法:运球摆脱后射门(见图4-14‘方法①’);传球配合后射门(见图4-14‘方法②’)
提示:运球射门过程中,步伐的控制比较关键,一般采用小步幅、快节奏的调整步,但助跑最后一步要适当加大,以保证一定的摆腿幅度。小步幅调整是为了支撑脚的快速准确选位,最后大步助跑则是为了发挥摆腿力量。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支撑脚站位偏后,造成踢球脚前伸触球。
准确判断球的运行,调整助跑节奏。
(2)脚背未绷紧,脚背前部或脚尖先触球。
脚趾扣紧鞋底,使踝关节绷紧固定。
(3)摆送时身体重心滞后,跟进不及时,导致摆动腿向上方摆踢。
身体重心随踢球腿摆送顺势跟进。
(4)摆送时踢球腿不加控制,大腿提拉过高,使摆踢力量分散。
摆送时,控制小腿摆动幅度,前伸送球。
4、脚背外侧踢球:动作的特点脚背外侧踢球动作的特点是预摆动作小,出脚快,能利用膝、踝关节的灵活变化改变出球的方向和性质,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手段。
练习方法:
练习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技术环节上,通过大量重复练习提高自己对动作细节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踢固定球:
方法:两人一组,一人将球踩在地面固定,另一人做原地(或加助跑)摆腿击球动作,力量稍小,主要是体会动作要领(见图)。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支撑脚选位不合理,影响摆踢发力。
要根据来球的方向及状态合理确定支撑脚的位置,保证踢摆发力。
(2)摆腿时髋关节内转或直腿击球,击球发力不足。
后摆与前摆都须屈膝摆动,方可保证踢摆速度。
(3)膝、踝旋内不够,影响击球的准确性。
摆腿时要依靠膝、踝关节旋内保证脚外侧都触击球。
(4)击球刹那,脚型不稳,脚尖上撩,出球不稳。
击球刹那,脚型要保持相对稳固。
五、接停球
1、脚内侧停地滚球:动作特点脚内侧停地滚球是最常用的停球技术,其特点有利于技术的衔接,可根据临场形势需要,借助脚形、停球角度和力量的调整直接完成停球摆脱、停传球、假动作过人等隐蔽而实用的技术变化。有两种方式可选择:缓冲式停球和切压式停球。
动作要领:
(1)缓冲式停球动作要领,见图4-16注释。较适合接停球速快、力量大的来球。
(2)切压式停球动作要领,见图4-17注释。停球过程中有主动加力动作,实战中可以对停球位置作出各种变化控制,有利于技术的衔接。
教学重难点:判断准确,缓冲来球力量;迎球的时机及触球的部位。
练习方法:
(1)个人练习。
方法:结合对墙踢球技术练习,接停反弹回来的球。
(2)结合两人传球的练习。
方法:在脚内侧传球练习中,结合进行停球练习。
提示:基本动作掌握后,在练习中应适当增加练习难度和技术变化,以提高实战应有能力,如停球变向、停球假动作、停球保护等。
①停球变向:应注意支撑脚与停球脚触球点的相对位置,不要让支撑脚成为停球方向上的障碍;同时要兼顾支撑脚的选位与角度,应有利于身体重心控制和及时跟进。
②停球假动作:利用停球前的身体虚晃动作达到欺骗对手的目的,为自己停球后的摆脱创造条件。
③停球保护:在对方将要贴身争抢的情况下,停球时支撑脚的选位应考虑到,停球同时让自己的身体处在球与对方之间,以便护球。(见图4-18)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抬脚高度超过球的高度,造成漏球。
控制好抬腿高度。
(2)在支撑脚前方触球,停球不稳或将球挑起。
准确判断球速,调整好支撑脚位置。
(3)肌肉关节过于紧张,不能有效缓冲来球力量。
停球腿适当放松,但脚尖应翘起保持脚形。
(3)注意力不集中,停球后不注意技术的衔接。
身体重心适当降低,保持稳定,并随时准备起动跟进和抵抗对方可能的冲撞。
2、脚内侧停反弹球:动作的特点脚内侧停反弹球技术是处理空中下落球的理想选择,相比胸部停球、大腿停球和脚内侧空中停球,能够比较容易地一次把球停到地面,减少了过渡调整的环节,有利于快速衔接技术动作。(见图4-19)
(1)动作要领
1)准确判断球的运行方向合落点,调整站位面对来球。
2)两脚前后开立,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屈膝稳定身体,两臂自然置于体侧。
3)当球接近身体垂直面时,上体稍后仰,同时蹬地、展腹、挺胸,使球弹起改变运行方向然后落于体前。
2)练习方法
1)两人一组停手抛球。
方法:两人相距约4~5米,互掷手抛球(球的运行弧线稍高),把球停起后用手接住,再回抛给对方。
2)停球结合脚内侧停反弹球。
方法:练习形式同上。要求练习者把胸部停球与脚内侧停反弹球结合,球停至地面后回传给同伴。
提示:胸部停球能够一次把球控制到地面,不利于技术衔接。训练中要注意停球与随后的控球技术的快速衔接,一般在球落地时利用脚内侧或外脚背接停反弹球,以最少的触球次数把球控制到地面,这样就能快速过渡到运球或传球。
3)三人颠球练习中结合胸部颠球。
方法:三人三角形站位,连续颠球,每人颠球数次后颠传高球给同伴。
提示:在接同伴颠传球时,先用胸部停球动作将球颠起,再接其它部位颠球。
4)综合练习,停球→运球→射门。
方法:见图4-23。胸部停球后,用脚内侧或外脚背停反弹球,并迅速控制球。
提示:实战中,当对手逼近争抢时,可以通过调整胸部倾斜角度和加力动作来控制停球落点,达到停球同时摆脱对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