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 |
《小猫出题》反思 | 11-01 |
![]() |
读《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 | 11-01 |
![]() |
课题学年小结(宋莉萍) | 06-28 |
![]() |
2018年9月课题研究计划(… | 09-20 |
![]() |
课题学年小结(宋莉萍) | 06-25 |
![]() |
横小举行“核心素养下教师… | 06-07 |
转变专业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建春
来源:本站原创
转变专业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蒋建春
核心素养,是新词,也是热词,是中国教育接轨“国际话语”与“通用标准”的一次尝试,也是彰显“中国特色”与“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成全人”这一教育核心价值的“显性表达”。在这样的价值观照下,我们要聚焦孩子成长的“主要问题”与“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到决定“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即“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点要点”,只是一种“思想通识”,一种“召唤结构”,需要我们教育人“转识成智”,找到自己的“生长方向”与“成长空间”。在学校个性化的“转化”过程中,原点是学生,即关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支点是学校,即唤醒在学校,培养在学校,成全在学校。
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并拉动教学方式变革。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世界,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开发出更丰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成体系的课程培养体系,探索更加多元适切的教学方式。让生命在场,让生活在场,做到教法、学法的深层传递。传授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对话的,学生的自我选择应该是多样的、自由的。开放、对话、多样,自由,应该成为学校未来课程建设的关键词。师生平等,自由对话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说,让学生愿说,让学生能说。教学的时空应该充分打开,教学的针对性应该充分加强。
什么是核心素养?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为核心。因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
2017-3-24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