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 |
《小猫出题》反思 | 11-01 |
![]() |
读《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 | 11-01 |
![]() |
课题学年小结(宋莉萍) | 06-28 |
![]() |
2018年9月课题研究计划(… | 09-20 |
![]() |
课题学年小结(宋莉萍) | 06-25 |
![]() |
横小举行“核心素养下教师… | 06-07 |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紧抓阅读、思考、表达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丽
来源:本站原创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紧抓阅读、思考、表达
横山桥中心小学 张丽
“核心素养”是我们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热门话题,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对于什么叫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叫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说真的,我还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学期我有幸拿到了一本余文森著作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针对以上问题,这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出系统回应。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本,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花了将近2个星期的时间才把第一章节阅读完,不仅弄清了之前的疑惑,还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白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同时也解答了“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提升到素养目标“的这一困惑。
整个第一章节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核心素养内涵中提到的3个关键能力:
1、阅读能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现在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有些妈妈说:我们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聪明伶俐,勤学好问,学习非常优秀,怎么到了五六年级这个成绩就下降了呢,尤其是数学试卷反面的解决实际问题总是要错!我很想跟他们说这是你们小孩欠下的“阅读账”,迟早要还的,再不多看书,孩子考试时连试卷都做不完!
对教材知识的梳理是阅读,对试卷材料的分析归纳是阅读,甚至答题时审视题干也是阅读。因此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具有基础性和生长性,它是其他能力养成的基础。一个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这种自能读书能力的人,他就是潜在的差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段的提升,能力要求的提高,越来越落后于那些从小养成阅读能力的人。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都不晚。
2、思考能力——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这个问题自己讲了许多次了,可学生照样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听了,而没有思考,形成自己的东西,当然印象不深。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讲课不宜过细,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平时要多启发学生思考,可以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采取个案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提出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表达能力——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肯定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大家都转动着眼珠子,好像都在思考,但是真正让回答的时候,举手的人却寥寥无几,有些学生往往能有条有理地完整写出书面的答案,但是真正要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想法复述出来,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他们选择沉默。作为老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每节课都及时进行反思,对于课堂上口头表达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演,鼓励他们多说。
总之,阅读、思考、表达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它们就像盖房屋时的地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帮助他们把这三种能力的基础打的牢固、扎实,他们才能在以后有更好的发展。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