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1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邵琰
来源:本站原创 |
回忆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本真的英语课堂,没有华丽的课件,没有经典的语言,没有走形式、摆架子的“课堂作秀”。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收获颇多,细细品味,回味无穷。大家风范就是如此。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1.Free talk
2.Talk show 让学生围绕所给的词展开话题 today , I ,new English teacher
3.由短文New English teacher 引出penfriend , write a letter
4.创设情境You want to write a letter. What do you need?引导学生说出新单词envelope, stamp, writing paper
5.带着问题,听引言部分:Who wants to write to Peter? How does LiuTao know him?
6.再听录音模仿跟读。
7.学生自读对话,根据问题概括大意:What are LiuTao and his mother talking about?
8.听录音回答问题:How to ask for the things we need?引出重点句型Can I have…?
9.引导学生回答妈妈想知道刘涛的笔友Peter的情况,会怎样问?
10.齐读课文,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提示复述课文大意。
问题引领一节课,环环相扣,沈老师所提的问题富有启迪性,创新性,由浅入深,就像一个连环套一样,开始简单,慢慢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小到大,由易到难。让学生逐个击破,逐个把握,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地记忆并运用。
沈峰老师还做了精彩的讲座《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建议》,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她最后提出几个需要我们一线英语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
? 备课时,应多关注:
“教材处理”还是“目标明晰”?
? 上课时,应多关注:
“有无告诉”还是“有无明白”?
“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 ?
? 考虑作业时,应多关注:
设计:是为了“多做练习”还是“检测目标”?
批改:是关注“对与错”还是“与预设目标的关系”?k
反馈:是为了“告知结果”还是“促进学习”?
读后感:
沈峰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误区,为了追求某些东西,而失去了英语教学的本真。提倡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呼唤适宜的课堂,呼唤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一线教师们共同的心声。摒弃浮华的表面,教师们更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益。
我结合自己及部分同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引领课堂,实践证明,以问定教,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希望能听到更多如此的英语课,让我们真正能收获,真正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真正能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真正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