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课堂之我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阵地,其根本追求也是“求真”二字。面对“两眼一睁,忙到天黑”的工作现实,应该如何静下心来“求真”呢?
真研:去伪存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可以切磋课堂教学技艺,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在评课中评出课的优点和不足,评出课的得与失,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听得多,评的少,甚至只听不评。正儿八经评课时也似乎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风气:你说我的优点,我说你的长处。缺点、不足是一概不谈,即使谈也是一带而过。这是为什么呢?恐怕是怕伤了对方面子,伤了双方和气;或是怕说错了,怕别人笑话自己水平低。大家走过场,打哈哈,不利于对方的成长和提高,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更是不利于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不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只有不躲躲闪闪,大胆说真话,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自己做起,从真实做起,真心相助。
真知:回归生活,利用真实的课堂资源,让学生彰显真我风采、说真话。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基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把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作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课程资源,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童心自由驰骋,让童言自由挥洒,让童趣溢满课堂。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张扬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彰显生命的活力与价值。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创造学习、享受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展示与欣赏“真我”的风采,让课堂呈现出如鱼得水、如鹰翱空的活力,让学生的潜质与智慧自由地生长。
真爱:爱学生,爱所有的学生:聪明的,抑或是迟钝的;漂亮的,抑或是难看的;家庭富有的,抑或是贫寒。“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蹲下来,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或分担愤怒、恐惧、压抑、悲伤,宽容学生的过错,不求回报地奉献不断追求真善美。尤其是面对后进生的教育,时常会出现“刀枪不入”的情况。但作为教师必须要清楚“刀枪不入”并不意味着不可救药了。只是这块铁锈得太久太厚了更需要教师无数次的磨擦和锤炼。唯有带着真爱反复地、充满信心地、不求回报的摩擦和锤炼方能消除锈迹百炼成钢呈现铮亮。
求真课堂:用真爱,授真知,育真人。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内心纯净、浮躁不再时,当我们真正做到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时,课堂自然是“真”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