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常常问自己:我能教给孩子们什么?A、B、C、D的英语知识?勤劳善良的道德品质?还是扫地擦窗的生活技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论述,已经做出了鲜明的回答——教以“真”。幸运的是我正是践行着“教人求真”的理论的。教学生学习真知,让学生认识、领悟、探究、创新是我的本职工作,通过知识传授这一过程,使文明演化过程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得到传承;教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学生大胆的求知欲,勇敢地学习真理,勇敢地发现新知,勇敢地创新未知;教学生学做真人,温文尔雅,有气质、有素养,做“诚实的人”,做“高尚的人”。
在“教人求真”的路上行走着,我也渐渐变成一个“真人”,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要求学生做“真人”,我自己就得是一个“真人”,或者说努力让自己成为“真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空洞的说教于事无补,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就要自己做出榜样,做一个自始至终都如一的“真人”。
在“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道路上,“爱”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爱”,我想到了很多,爱学生,爱岗位,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人类,爱科学,爱自然,以及爱家庭,爱个人等等。对学生的“真爱”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温家宝总理说,“有爱,才有教育”。我想我对学生的“真爱”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成长吧:当学生的心灵被真爱浇灌,就会有善良的嫩芽欣然吐绿、纯真的花朵次第绽放、人性美的芬芳飘逸而出。如果我能一如既往的“从心底真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怀,那么每朵花儿都能开放,每只鸟儿都能歌唱,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温文尔雅、充满自信、阳光灿烂的谦谦君子。
教书虽易,教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