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学习感悟>>文章内容
读《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体会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云贤      来源:本站原创

              读《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体会

如何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平时课堂教学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曾经听了一位教师在上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片段:教师启发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角吗?学生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牛角、羊角、鹿角、三角形的”……接着教师提问:谁来说说生活中的这些角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中的角,它怪怪的,与我们生活中的角不同。谁能说说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一番。
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        ”,质疑:你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呢?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角。
……
本节课的任务是初步认识角。教师为了寻找的生活原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找生活中的角,说生活中的角的教学情境。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级高,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但大部分学生都想方设法去寻找有的词语,对角的本质特征却未深入思考。这样借助生活经验导入的概念,对学生建构的知识网络有何帮助呢?这样教学无疑是低效的。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应该肯定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小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者他们亲身经历的、可以直接触摸的事和物,这些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的经历或多或少都在学生思想上打下了烙印,因为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情境结构的抽象,这种抽象是学生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把学生生活中鲜活的数学呈现给学生,使数学生活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不是非要生活情境,以至部分教师一味追求生活情境的创设,过分注重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而丢掉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当然,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生活经验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我们不妨对《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作以下改进:
教师从学生摆图形的游戏中引入
师:同学们,把桌上的信封打开,拿出小棒。
师问:你能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拿走一根,剩下的又能摆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三角形
师:再从三角形里拿走一根呢?……
生摆出,师顺势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生:”?
……
教师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初步感受角是组成几何图形的主要元素。这样巧妙地从认识的图形中引入,学生同样兴趣盎然,而且有利于建构起知识网络。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去激活,始终要把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不能沉湎情境的细节之中,使教学真实的反映数学生活化。
   二、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避免情境创设成为亮丽的包装
 走进新课程,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但一些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纯粹是扮美课堂的包装,并没有多少数学知识含量,也缺乏智力与数学素养的价值。如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小桥、流水、人家,9只小鸭子在河里嬉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在桥上数鸭子,这时音乐响起,教师伴随动听的音乐唱起了《数鸭子》,教师边唱边舞,学生也随着歌声左摇右晃,一曲结束,孩子们仍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绚丽的画面中,什么数学问题也没有发现。
师问:你们看到这么美的画面想说什么呢?
生:《数鸭子》我也会唱。
生:这幅画面好漂亮了啊!
生: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数鸭子。
生:老爷爷为什么要数鸭子呢?
……
这样的情境创设老师真可谓煞费苦心,他的本意是想从生活中提取出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可稍微仔细一看,这样兜兜转转,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吗? 情境到底是什么?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情境对学生而言应是富有现实意义,让学生有回味、有启发、有感悟的,它并不一定要纷繁花哨、却要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生长土壤,而以上的情境没有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我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课中讨论得津津有味,你来我往,头头是道,可在小结的时候,学生说的往往偏离了主题,记住了美好的情境,忽视了真正的数学。像上例中教师创设老爷爷数鸭子这个情景是为了引入“9+4”这个算式,却花了七八分钟的时间与学生搞迂回战。反而使学生的关注焦点偏离了知识的本身。我们完全可以开门见山
师:孩子们你知道老爷爷在干什么吗。
生:数鸭子。
师:老爷爷先数了几只呢?
生:9只。
师:还有几只没数呢?
生:4只。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师:怎样列式呢?
生:9+44+9
……
 这样很快切入主题,让学生根据呈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下面的探究活动中,而不是偏离了数学学习的本质去刻意追求情境创设的亮丽包装
三、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避免数学活动流于形式
1、要抓住活动目的的重点,有明确的活动指向。
     数学活动开始前老师对活动的指向很重要,不过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当活动结果与学习内容脱节了,才惊觉:要是刚才我说得明确一点就好了。 
    “初步认识角的课上,老师说要变个小魔术你们要注意看小闹钟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表演哦?接着点击课件中的小闹钟,让学生随意输入一个时刻,时针、分针飞快地转了起来,停在这个时刻上,形成了一个角。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时针、分针跑得很快! 
    生(2):分针跑得比较远……(老师急了,学生的回答显然不在学习的范围内) 
    师:注意看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图形。 
    生(静默了很久):有一个角……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一开始的指向很有问题,注意看表演,那孩子们关注的是时针和分针的动作,忽视了图形。如果,这位老师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注意时针、分针表演后的造型。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到图形上来的。 
    所以,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老师明确的活动指向往往非常关键。没有了这个指向,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指向有偏差,数学活动也容易偏离轨道。
   2、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才能得到内化。
     数学活动不仅仅是热热闹闹的外显的活动,还包括学生静静的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活动的内涵就要体现数学的价值。 
   笔者 教学《平行四边形》后,安排了让学生在格子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这个数学活动。许多学生埋头就画,画了一次又一次,还是不像平行四边形。看到这样的现象,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我看有些同学画得又快又好,有些同学却画了几次都觉得不对劲,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秘诀。大家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画得标准一些呢? 
    生(若有所悟):老师,我知道了…… 
    师(默契的一笑):是呀,你已经懂了,那赶紧试试。 
    (生继续画,这时的活动就不仅仅是画画了,而是带着数学思考的数学活动了。) 
    的数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层面上,要让他们带着数学思考参与活动,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要摆脱老师一味教的巢臼,也要杜绝一味追求开放的放任态度,教师的导仍旧应该起着重要作用。组织数学活动要注意有明确的活动导向,抓住数学学习的根本,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倾听、解读、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解读、交流的能力不是可有可无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语言评价加以强化训练。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学会倾听
在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很必要的。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导哄骗就是不奏效,学生还是各顾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小组讨论结束后,我的意见还是我的,你的还是你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倾听,不会倾听。一些学生不能静静地听同伴与教师在说什么,而总是举着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低下的。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有意识培养的。而课堂语言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上,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厉害!”“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你听出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2、学会解读、交流
我们要用课堂语言评价牢牢地把握让学生倾听、解读、交流这一形成动态课堂的关键展开教学。在以上教学片断中,通过谁能听懂他的意思?你来解释一下”“你真是他的知心人!刚才╳╳是先拆再减的,与他想法差不多的有吗?还有与他不一样的方法吗?”“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你来说说”“对于他的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不断地引导点拨,促使学生在解读同伴意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交流评价中,学生的意见及时得到补充调整而更趋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
学生的成长并不需要教师迫不及待的帮助,他们需要倾听同伴的声音,解读同伴的见解;需要互相交流,互相评价;需要经历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经历正确与错误的考验。因此,为他们创设倾听、解读、交流的机会和学习氛围,才是学生所需要的帮助。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的教学应是:有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效的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的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与实际生活,学生有效的获得学习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最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体会:课堂教学的求真,表现在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只有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真实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做好了求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务实教学。课堂教学的务实,表现在求真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有启发性地教学、有开拓性地教学。在短短40分钟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个学生。这就是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学策略要有实效性。教学策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经验积累,表现在教学语言、教学组织等具体环节中。只有在这些具体环节中做到了实效性,课堂教学才会绽放出光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首先,小学生的特点与初、高中生不同。好动是天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那么,教师如何在40分钟内让小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呢?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让数学问题和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走进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进行学生学法的设计,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周密地设计好这一环节。把这些落实到位,才能让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最后要落实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把这些环节很好地串联起来,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求真务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