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求真课堂的解读
对求真课堂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是站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高度,去尊重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过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过程方法而言,首先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所以“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又是其它目标达成的媒介,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全面的,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他们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吗?他们能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吗?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后,人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强调学生的思维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启动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的动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围绕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成为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热点,也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搭建了研究的平台。
自己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教师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驾驭教材,轻车熟路,把知识给学生讲清楚,也不仅仅认识停留在学生记忆,理解,掌握的层面,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情境,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经历教学过程,于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海无涯乐作舟。
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去经历过程,学会倾听、学会思考,获得方法、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