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课堂,初看到这个题目,脑海中闪过无数个零零碎碎的点,提出然后又自我否定,最终,我觉得课堂中的真,来源于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要让每节课上得真而实,在我看来,应该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真备课。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差异,每个班级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兴趣、能力,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他们已经会了什么,哪里还不会。以此,再根据年段教学计划和目标,确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习惯于参考网上的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或是观看教学实录,我觉得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这未必不是一种成长的途径,因为很多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能够模仿好,也是能上出一节好课的。但在这模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要找寻适合自己、更重要的是适合本班学生的设计,并要融入自己的思想。
二、真教学。真实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但更要把握自然的生成。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选择,并且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临时调整,在预设的方案中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接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真教学,不是一步步按照我们的教案走,它是种活生生的动态的过程,而决定进度的是学生,不是我们教师。
三、真评价。好的评价,不光要及时,更要真实。也许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也许是过度地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导致现在的课堂评价习惯于一味地为孩子叫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表扬充斥了课堂,但实际情况真有这么好?不见得。其实,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是很多时候这种不切实际的表扬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步入思维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就要立足于课堂的真实,面对学生真实的学情,做出科学、中肯的点评,这样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心坎,才能令人信服。
四、真作业。在整个教育系统都在提倡“减负增效”的今天,作业的布置也显得尤为重要。摒弃了过去机械化的抄抄写写后,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减轻负担之间找到平衡点呢?我个人觉得学生的作业还是要做的,毕竟我们提倡的是“减负”,而不是“零负”,学习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负担。我想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依据学生的实际,把作业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让学生开心地完成作业,那他们也自然不觉得这类作业是负担。我想这样顾及知识面的巩固和学生实际的作业才是真作业。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觉得归根究底,只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得到发展的课堂,就是真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