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打造高效课堂
濮城镇中学---苏丽艳
厚厚的一本《高效课堂22条》,经过我数日的日夜奋战终于看完了。合上书本再细细的品味,感觉自己读的还不够深,还不够细。现在想想自己到底读了些什么:1.高效的内涵: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2.高效课堂评价的基本思想:“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论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物,评价课堂教学效益。3.实施高效课堂的手段:自主,合作,探究。这是“高效”精髓所在的表现。“取其精华,去之糟粕”,这也许是在经过不同的“大家们”在课改中折磨之后唯一的相同点吧。4.教学的基调: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前 言
“高效课堂”又是一个课改的衍生品,这本书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开篇,介绍了许多在传统教育下出现的那一幕幕令人震惊乃至毛骨悚然的场景,它就像一把尖锐的箭一般直插教育的靶心!而我不禁给咱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捏了把汗,同时我也为敢说真话的李炳亭老师大声喝彩!“教师”,这个一直在我心中具有着神圣色彩的字眼,突然间在我眼前幻化成一个丑恶的刽子手。而我,也许已经充当这个角色已经很久很久,只是不自知罢了!我们可爱的园丁,辛勤的花匠,别再做着徒劳的事情了,或许我们的“好意”,可能会让孩子牺牲更多!
而就当我的愧怍的情感达到崩溃寻求帮助时,李炳亭老师应势而升,提出他的“高效课堂”的方法论,犹如给我们一线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悬浮着的心安定下来。文中,李老师有理有据的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对此联系我的实际有以下体会:
1.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要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变”的深度就决定了“改”的高度。我校领导强制性要求教师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就是在促化教师理念的改变,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放生”。虽然“难生”,但我相信,只要能坚持不放弃,最终会诞下“新生儿”的。因此,我们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学生就会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课堂真正的主人。
2. 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教学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是种思想的深入。还记得我县教研室人员来我校听评我校的“六环节”,我很幸运的是能得到校领导的信任让我来讲语文这一科的课,可是我又很不幸的是由于我并没有提前准备,我原想用“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上课,却上成了刚刚所述的旧模式,结果被批的一塌糊涂!其实,归根结底最主要的是我平时上课采用这种旧模式已经形成习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被打出原形。此后,我就结合着我校的“六环节”对我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分配时间,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争取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现在,《高效课堂22条》中又多次提到“导学案”运用的好处,并且例举了山东很多名校的“导学案”运用的方法。我感觉结合我校现今的硬件设备把“导学案”引入课堂也是非常可行的,这足以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有利于课堂以下环节有效的进行。
3. 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当前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华而不实。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出现作秀的现象。包括评课教师评课也以学生的“叫喊”为评课的标准。上礼拜五时,我凑巧听了我们班吴丽娟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吴老师在没让学生预习的前提下上了节“原生态”的课,单纯,简约,朴实无华的课堂,冷静,稳重的教师,沉着应战的小战士,起初这些都没引起听课教师的注意,只是听课而已!随着环节一步步的展开,内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小战士仍游刃有余的解决面临的种种难题,虽然没有要掀起屋顶的那种活跃的气氛,也没有战场上那种杀敌的嘶喊声,但他们就是显得那么轻松。我们听课的老师再也按捺不住了,开始议论起来,“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课,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我想他们在评吴老师的课时,就能找到满意的答案了吧。这的确很神奇!其实“高效”也可以是:平实,真实,丰实,扎实的呀。
4. 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要有充分的学情分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备学生”吧,我把它定为上课的前提。
5. 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暗示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便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6. 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高效课堂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无疑也是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得开,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才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在享受课堂的快乐,也是在享受生命的快乐!
总之,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可能很多,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我们的主战场;在我们做好后防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智慧留在我们的课堂上,可爱的同仁,我们大家一起向“高效课堂”进军吧!
学习感悟:高效课堂,放手学生展示,更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进行精彩的教学设计。如果脱离了教师的点燃与点拨,学生是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因为学生就是学生,他们在自学,对学,群学中交流生成的宽度与深度毕竟有限。就拿我们老师来说,有哪位老师拿来一篇课文,不用看参考书,不用看课标,就能明确地知道该篇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必会的字词句段篇的重、难点。至少在我的身边还没有这样的“神人”。那么就不能神化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层次也截然不同。能力弱一些的,就该引领到相对较高的层次;能力强的,就该引领到更高的层次。当然可以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与点拨来完成,但这不代表全部。教育当求真,课堂的真首当其冲。我所讲的真不是单纯与假相对的真,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真、纯真、率真。
用真诚的心去面对率真的学生,真切地做一个传播真知的师者,也许一生也悟不出教的真谛,但绝不会误人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