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阵地,其根本追求也是“求真”二字。所谓“求真”也就是有的放矢,切实高效。
我想,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应该看学生忙不忙,看大部分学生忙不忙。学生的发展应该被放在课堂教学的至高地位,要让学生能百分之百地参与进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有效的,是高效的。此外, 有效的课堂不能满足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还要看学生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哪些学习的方法,有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在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也要因年龄而异。不要一提到合作、探究,就盲目地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采用教与学的方法,这是因材施教的现实要求。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小学低年级应侧重于背诵、记忆,到了高年级应更注重讨论、探究。
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备学生”,这应该是上课的前提。
形成良好的习惯,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便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高效课堂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无疑也是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得开,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求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追求目标,因为学生应该是我们课堂的主人,他们能有效、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为切实高效地课堂教学而不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