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模式形成的快慢受学校电教设备、教师综合素质的约束。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只要教法得当,指导有方,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就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正如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笔者所讲的一课,题为:The Universe and Man—made Satellites时所运用的一种形式,而获得的成功就是例证。我用问答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课文。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充分利用手中粉笔,画出太阳、地球、月亮、卫星在空中运行的轨道,并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图像,幻灯片呈现生词,播放录音磁带揭示语言点,一切顺理成章。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尤其是以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伟大创举所发问的“你长大了想干什么?”(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一题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它不但化解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发展了学生们的扩散思维。留下的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师生讨论解疑来检查该节课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任务型、质疑型课堂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活动真实有序,层次清楚,一环紧扣一环,师生活动感性投入,无“作秀感”。受到听课专家的认同和好评。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感悟:每一节课,它都应是货真价实、原原本本反映出真实的面貌。同时它的好坏应着力于它是否有趣、新鲜、奇特。教师的传输与学生的吸入量是否成正比,是否引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实际目标。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应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可操作的模仿性,耐人回味,是精品。充分运用新的理念,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新旧过渡、知识点的呈现、课堂上的主客体置换等方面有创意。在增大课堂密度的同时,使师生交融,教学相长,各有所获。“搭台唱戏”,暗示或明示学生做准备,反应不出真实的课堂面目,不但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做了坏样子——弄虚作假,不诚实,使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也有悖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