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错”课堂,求真做人》
蒋文
融“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 融错的要义在于教学过程中随机融入,自然生成,而不是事先刻意安排;敏锐发现差错背后的意义,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张力,巧妙彰显其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学做真人,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引向心灵深处,而不仅仅是促进认知的发展。
融错,是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外在的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这时的错误已经不是教学的障碍,而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资源,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教师的。首先,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其次,让成功在差错中孕育。教师怎么才能融错?
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基本功,首先就意味着要认真理解和把握2011版新课标的基础上,立足教材,走出平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出来。这样的课,不是形式上的师生表演,不是简单的表面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形而上学的浮夸课件、活动、教具等的堆积。确切地说,他必须承载教师的人格魅力,运用适当的数学思想,传递相关的数学素养,不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更会学以致知。如何达到这些教学效果呢?我想,我们必须从走出平淡,追求生动,去浮求真去入手。
但更重要的是——第一,真爱数学。第二,喜爱学生。第三,痴迷课堂。课堂的美景在学生的眼睛里。数学教学应该吧“冰冷的美丽”转化成“火热的思考”,不过,课堂的温度不应是冰冷的,也不应该是火热的,因为那不是常态。温暖的感觉真好!温暖课堂的是生命的温度,温暖的是课堂上的每一个生命。第四,心存感激。
课堂上温暖地融错,与其说是方式方法,不如说是策略智慧,它是在真爱数学、喜爱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中生成、发展与完善的;融错课堂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价值也是在真爱数学、喜欢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中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