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实践探索>>沙龙活动>>文章内容
真切 真实 真情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孙红霞      来源:本站原创

 

    1128日,求真课题开展了观摩课教研活动。自从那天听了观摩课后,我就一直都觉得心中有一种力在暗涌着,想写点什么,但一直难以下笔。在不断的听课中,回想起各类观摩课上的种种,这种暗涌终于变成了澎湃,教育当求真。
    提到观摩课,自然想起它的对应词常态课。我一直都在纠结在这两个词语的关系上。它们是互为对立的吗?观摩课的意义何在?首先“观”是:观看,观赏;“摩”则是在观的基础上研究切磋,甚至是学习临摹。那么这个“观”字是为了展示常态课中的灵动与随性呢?还是为了展现精彩缤呈的精雕细琢呢?从而把听者当成观众呢?如果这样,那么它又何谈“摩”的价值?
高效课堂,放手学生展示,更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进行精彩的教学设计。如果脱离了教师的点燃与点拨,学生是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因为学生就是学生,他们在自学,对学,群学中交流生成的宽度与深度毕竟有限。就拿我们老师来说,有哪位老师拿来一篇课文,不用看参考书,不用看课标,就能明确地知道该篇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必会的字词句段篇的重、难点。至少在我的身边还没有这样的“神人”。那么就不能神化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层次也截然不同。能力弱一些的,就该引领到相对较高的层次;能力强的,就该引领到更高的层次。当然可以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与点拨来完成,但这不代表全部。中低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生成,能占50%就不错了。尤其是我们课改之初,我不欣赏“大跃进”。而且我认为一节课的设计如果只能在本班学生中完成,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课,那么学生就是本节课中最关键的道具,这违背了高效课堂的初衷。
    追求真实的生成。
    也许这生成是懵懂的片段,是只言片语的晦涩,但只要是真实的表达与体会都是精彩的。那么真实生成的源头是什么?就是及时的点燃与点拨。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不是持久的,哪位老师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那就需要老师适时、适量、适度地点燃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吸引无意注意。那么点拨学习方法,点拨知识深度与广度,这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老师精典的点拨,何来学生认识的生成与升华?如果认为老师的适时点拨是霸占课堂,那么你的课堂永远不会有耀眼的光芒。高效课堂拒绝老师成为表演者的专家,那么请不要让学生生成为表演的道具。
    追寻最真挚的情感。
    课改,放大了爱。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追求名次与分数的牺牲品。学习不再是孩子的悲剧,应该从呼唤真挚的情感开始。课堂教学时真挚情感的温床。在课堂中,就应该给孩子创设真诚、真挚的环境。教师的一次抚摸,一句关爱与鼓励,一个激励的眼神,都能唤起学生真挚地感悟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他人的体贴,感受自己的苦涩,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如果学校教育都剥夺了孩子真诚的爱与感染,那么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又会变得多么单薄脆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