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学生学习二至五段。
1.自己读读课文,看看秋姑娘的信写给谁了?小朋友可以看着屏幕读,不认识的字也可以看着书上的拼音读。(引导学生按课文叙述顺序回答。)
依次为:大雁 青蛙 松鼠 山村孩子
2.第一封信写给大雁,告诉它——
学生试读“南去的大雁”。(课件演示:第二段文字。)学生读后简单作一评价:老师看到了他眼中的大雁飞得好高呀!(若学生读得不理想,做手势“南去的大雁——这么低”。)“路那样远,天气又变化无常,你一定要多加小心。”秋姑娘对她的朋友多么关心呀!
引导学生读出大雁飞行的遥远、艰难以及秋姑娘对朋友真诚的关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大雁南去的画面?
(课件演示:“大雁南飞图”。)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它们用力扇动着翅膀向前飞着。在遥远的旅途中,一定会有好多困难和危险,可要多加小心呀!让我们一起看着屏幕,把秋姑娘的信读给大雁听。(生一齐诵读一遍。)
3.第二封信写给——(指名读)
(课件演示:课文第三段。)
老师注意指导读正确,启发学生简单作一评价。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理解“冬眠”:冬天,天气寒冷,小动物们很难找到食物,为了适应这种生活,像青蛙、刺猬、蛇等一些小动物就采取冬眠的方式,一个冬天几乎不吃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等到第二年春天才醒来,再走出洞外活动。
秋姑娘对小青蛙多关心呀。自己再读读这段话。谁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4.接着秋姑娘给谁写信?(课件演示:课文第四段。)
自己认真读书,你看到了什么?秋姑娘对好朋友多了解呀,她劝贪玩的松鼠要准备好足够吃的食品,别只顾着玩,到了冬天饿肚子就麻烦了。(指名读,齐读。指导背诵。)
5.再写一封给——(指名读)老师引导学生读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评价。这段该怎么读呢?谁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
(课件演示:课文第五段。)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冬衣”,并理解给小树裹“冬衣”。到冬天了,记着给小树裹上“冬衣”,省得把小树冻坏。我们一起来背诵,要想像眼前出现的画面。
六、引导学生学习第六、七段。
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
1.齐读第六、七段。
(课件演示:第六、七段课文。)
男生问,女生答;女生问,男生答。
2.小朋友们都笑了,大家说说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上写些什么?
七、引读背诵。
(课件演示:全文。)
引读全文。
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他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看图背诵课文。
八、认读生字。
课文读懂了,我们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出来,看大家还认识吗?
看老师手中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
(课件演示:无拼音的生字)认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下节我们学写字。
九、课后作业。
回去后,请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
【动画效果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大雁旅途的遥远与艰险,也就深层感受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和体贴。】
(启发学生想像“贪玩”的小松鼠的形像。)
【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不惟别人是从,能客观、正确地看待问题。此处设计在于求异。联系生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