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学习感悟>>文章内容
融“错”课堂 求真做人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潘丽      来源:本站原创

 

融“错”课堂 求真做人
编者按:2012年4月末,“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召开,顾明远、叶澜、朱永新等8位与会专家对华应龙教学思想作出高度评价。当天,华应龙名师工作室颁牌成立。本期,让我们聚焦华应龙的教育教学艺术,通过多节课堂片段,分享华应龙老师近20年来的融“错”教育理念与实践,以期与全国教育同仁深度思考教育的本真价值。
中国论文网 http://{域名已经过期}/9/view-3401126.htm
1993年,我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作教师时开始申报研究《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课题;2002年,我校调到秉持“以学论教”、“无错原则”等办学理念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继续“融错”研究;2011年,《“融错教育”操作模式及策略的研究》被列为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19年来,我锲而不舍,在融“错”课堂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何谓融错?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是会表现出各种偏差,甚至得出离奇的答案,与正常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完全相左。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差错是其关于数学知识自主的、大胆的、真实的、常常又是独特的建构。如果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学生自己的想法被压抑着,也许很少有差错,但却缺了自主,少了真实,更谈不上创新,谈不上成长。
融“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继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这与我国古代“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等哲学思想相契合。
为什么是“融错”,而不是“容错”?因为课堂并不只是要容纳“差错”,而更重要的是,把“差错”融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为什么要融错?
融错的意义在于教学过程中敏锐发现差错背后的意义,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张力,巧妙彰显其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误;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将教学活动引向心灵深处,而不仅仅是促进认知的发展。
没有融错就等于放弃了创新,没有融错就无法真正落实“自主探究学习”,没有融错更谈不上真正的“过程教学”。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我们提出“融错”的教学主张,是破解“标准化”教育模式,培育良性教育生态的需要,是矫正重“结果”轻“过程”教学弊端的需要怎样融错?
融错包括:容错,错是错;融错,错不是错;荣错,错还是错三个阶段。融错课堂要从容错走向融错,最后到达荣错。这是对待差错的三种境界。
第一个阶段:容错,错是错。
容错,是指宽容、包容、容纳差错。
学生存在错误的作业在我的心中是一笔财富。
在画统计图时,一个学生把柱状图画得歪斜,我批注:比萨斜塔?另一位学生的柱状图个个低矮,我批注:哈哈,个个都是武大郎。到期末复习制作统计图时,我问学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说:“别画比萨斜塔!别画武大郎!”
正确的数学知识就这样被学生用情趣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表达出来,一些学生毕业多年后仍会珍藏着我批改的作业本。
第二个阶段:融错,错不是错。
融错,是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外在的表现入手,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学生的错误是千奇百怪的,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困惑,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上学期期末复习阶段,主任请我辅导一名淘气的男孩。我让男孩做了道题,第一小题他虽然做错了,但找到了规律,我奖励他一颗星。
找规律计算:
1 2 5 10……
4 3 6 11……
9 8 7 12 ……
16 15 14 13 ……
……
把自然数排成如图所示的格式:
(1)第6行第一个数是(32)☆
(2)108排在第()行第()列
下面,是我们关于第二小题的对话--
生:108排在第()行第()列。我不懂。
师:哪儿不懂呢?
生:说了108排,怎么还要问第()行第()列?排和行不是一样的吗?
师:哈哈,这个“排”是动词,也就是“写”的意思。
生:哦,我就喜欢两个字、两个字地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要准确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得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
让成功在差错中孕育。差错往往隐藏着正确的思路,大多是“差那么一点”、“拐个弯就对了”。下面是教学《角的度量》课始的教学片段--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
生(齐):用量角器。
师:都知道啊!那你会量吗?
众多学生:会。
师:我们先用量角器试着量一量∠1。
(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1。)
师:(巡视中)这位同学,请带着你的量角器,到前面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生:(学生投影自己的量法后,有学生小声嘲笑,老师摇头制止)我先用这个尖放到这个角上,然后看这条边。(如下图)
师:这个角多大呢?
生:不知道。
师:(摸着学生的头,微笑着说)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0开始,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要量角的大小,她已经想到了用角来比着,真不简单,这个思路非常正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上完这节课,我明白了,以前的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讲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但没有讲量角的实质是什么,缺乏整体把握。“二合一看”等要诀看似简洁,颇得要领,其实这是我们成人的偏好,对学生来说却是不得要领的,要学生想象出这4个字背后的内涵是挺难的。“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能一语点破,可以为学生的量角操作提供表象支持。
 
 
学习感悟
所谓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我觉得就是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生成,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认知再认知的过程,从正确到错误再到正确地过程,学生的思维的矛盾、思维的错误不是课堂的多余,而是美丽的意外,是教师可以多加利用的资源,是可以让课堂精彩的亮点。
所以我我觉得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容错,还有善加利用:
 一、利用错误,激发探究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错误”引发了同学们对问题的主动、积极的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热情,同学们在“欲罢不能”的浓浓的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
    二、利用错误,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在已有经验和一般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利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的快乐。“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学生发生学习错误时,做老师的如果大喝一声:“这堂课你听的什么?你看人家学得多好!订正!”那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在瞬间被无情地“剿灭”。反之,如能善待、宽容、“利用”错误,则能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的“新天地”,达到激发创新情感,激活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利用错误,提高反思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成了废物。”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错误,我们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最终受益者无疑将是学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