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工作总结
(2014年—2015年第一学期)
学校区级主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2014年3月立项以来,每学期都能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进行。
一、课题组会议明确学期工作
《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现正处于实施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课题研究,9月19日,我们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组会议。课题组长首先明确了本学期课题目标、工作重点、活动安排。接着调整并宣布课题组成员名单,并且明确了分工。最后介绍了我们的课题网站的六大板块,并结合要上传的材料对每位成员进行了课题管理网站的培训。课题组会议及时的召开,为这学期顺利的开展课题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调查问卷明晰问题所在
10月份,课题组开展了两次调查问卷,一次是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活动,一次是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老师讲解,对合作学习,对积极发言、练习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追求真实,真情的课堂,我们对四年级85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85位学生认真阅读调查卷,仔细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回顾课堂上的师生表现,进行了实事求是的选择。梁芬老师汇总了调查表并进行了梳理分析,形成了一份简洁的调查分析报告。
另外,我们课题组运用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现状调查表》,分别对学校常态下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4门学科共20节课进行了调查。其中,我们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的“6个维度”进行了调查评价。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等方面,教师在“角色把握”、“环境营造”、“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客观把握其存在状态。在调查的基础上,找出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处理,逐步实现我校课堂教学的变革:⑴意识形态上的“专制”走向“民主”;⑵学习形式上的“被动接受”走向“自主探究”;⑶教学目标上的“空洞”走向“真切、适切”;⑷教学内容和时空上的“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和“多元”;⑸师生环境的“平淡”走向“真情”。着力打造“真切、真实、真情”的课堂。
三、开展“求真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11月28日,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围绕“怎样的课堂才是立足儿童立场的求真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共提供了三堂课题研究课。
数学课——追求真切的生成。潘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复式统计表》。在课的开始,潘老师从大家感兴趣的KFC入手,统计本班同学们喜欢吃汉堡和鸡翅的情况,并统计五年级其他班级同学喜欢汉堡和鸡翅的情况,在教师的提问下感受到“比较哪个班喜欢汉堡的男生多”要同时观察这4张表,有点麻烦,激起学生合并表格的需求。紧接着在孩子们动手操作合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复式统计表形成,孩子们经历了复式统计表形成的整个历程,突破了表头这个难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统计的观念和统计的素养。
课后,课题组的数学老师集聚一起首先对潘老师这节课做了点评:潘老师确实能以学生为本,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肯德基的情境,并让学生感受到合并统计表的需求,更精彩的是统计表的逐步形成过程,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等。接着大家对“怎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求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觉得要着力研究创新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方法指导、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技术细节,使教学过程更真实扎实,活泼灵动,优质高效。
语文课——追求真情的洋溢。语文组的汤老师执教的是《小动物过冬》,备课时抓住文本对话的特点,设计充分的以读促悟环节,让学生了解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并感受三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愿意表达,乐于思考,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后课题组的语文老师聚在一起展开了探讨。首先点评环节:朱老师提出,具有科普性的文章要注意教师用语的严谨性,如出示棕熊图片时,学生说是黑熊,应该予以纠正,这也是“求真知”的表现。是老师建议汤老师在小动物分别时设计一个说话练习,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朋友间的互相关爱,让课堂洋溢出“真情”。最后大家针对“语文课堂的求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觉得追求语文课堂的“求真”,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来实实在在地教,就是要通过切切实实的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感受并内化文本语言、迁移并运用文本语言,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的素养。
英语课——追求真实生动的情景。青年英语教师张羽执教了六年级的《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根据教学内容比较难的实际,张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地球、学习新知。精美的课件、恰当的音乐,使学生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地球妈妈的怀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也给听课的老师们上了真实生动的一课。
课后英语组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对“求真的英语课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觉得要致力于营造一个轻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引入一些生动活泼的艺术情境,使教学过程更真生活化,情景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举行求真课堂主题沙龙活动
12月9日,根据三位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如何打造求真课堂”的主题沙龙活动。一开始,由每一门学科的课题组员畅谈自己观摩的研究课,针对“执教老师在课堂上如何体现‘真切、真实、真情’课题基本精神的,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需要重构的环节如何做到‘真切、真实、真情’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们还开展了“求真课堂”基本精神大讨论,课题组长首先对求真课堂的基本精神进行了解读:一教学目标内容真切。二教学过程真实,三教学情感真情。然后让各位成员积极思考讨论如何完善“基本精神”的内容和实质,形成修稿后的意见汇总。
五、开展求真课堂教学设计评比
12月底,我课题组根据讨论的“求真课堂”的基本精神,各课题成员针对自己的所教学科,提供一份求真课堂教学设计,我们还组织了评比活动,共收到21份求真课堂教学设计,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5篇。
一学期来,课题组根据期初计划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也积极撰写学习感悟和课题论文,吴云贤《寻精、求真,崇尚品质教学》获武进区一等奖;蒋文的《关注细节——让数学课堂彰显求真色彩》、潘丽的《打造“儿童心”课堂——浅谈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数学求真课堂》、孙红霞的《重视学生质疑,演绎求真课堂》、邵琰的《独出心裁来扮演,演绎精彩更真实》均获武进区二等奖;还有若干篇获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