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回归本真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理念,催生了许多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我们教师力求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学习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对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把握不准,一些课堂让我们看到的是表面的热热闹闹,使得英语课堂“外显性大于内隐性、先进性大于失效性,这些真实的隐患大大削弱了英语课堂中”学生得以真正发展”的宗旨。我们应该追求朴素的英语课堂,事实上,目前的英语课堂正向“简单常态、朴实有效”的方向发展。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回归本真。
一、摆脱课件的依赖,优化课前准备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老师几乎很多时间要花在课件的准备上,从素材的搜索、整理再到制作,可谓劳心劳力,一个课时所做成的PPT,幻灯片张数多则二三十张,少则也要十多张,尤其如今,我也感觉到自己确实对课件的依赖程度非常严重,以至于每一节英语课必须需要,这哪是多媒体辅助手段啊?简直有点喧宾夺主的嫌疑了。有时候貌似它的功效超过了自己,似乎没有这个辅助手段我无法实施教学那般。回想起自己刚开始阶段的课堂,没有精美的课件,有的只是几张和教材配套的卡片,一台总是会“罢工”的录音机,再加上一个激情澎湃的我,孩子们同样喜欢我的英语课,小手高举,小脸通红。那如今,我们在课前准备方面不妨从以下方面去注重。
首先应该重课标的理解,确定切实可行的朴素的教学目标。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相比以前课标有许多方面作了调整与强调。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没有通透理解其思想及主旨,是无法实施更好教学的。我们在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等备课活动之时,必须首先对课标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成为自己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我觉得,这些功课我们不能少,甚至有必要经常温习,把握精神主旨。在课标的引领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在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活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其次应该重学情的分析。华师大李政涛教授也说过,如今研究儿童是教师最重要的“新基本功”。在关注孩子自主学习的当下,我们研究、分析儿童的学习状况确实是重中之重。我们课前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方面,比如说,分析他们相关知识的储备以及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研究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等等。我觉得,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进步与成长,我们该更多考虑具体的每一节课该如何去落实,以此为我们课堂准绳,而不应是否顺利执行完课件成为衡量的标准。
二、让学生的话语权本真回归
语言的表达,依然是学生课堂的关键所在。《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在传统 “师本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师独霸“话语权”、学生失语的现象。学生话语权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教师的话语场中剥离出来,它只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附属品,缺乏主体性。新课堂所赋予学生的话语权应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力和能动性,它是学生生命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动的表现,是一种基于学生生命主体性要求的话语权。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更要懂得引之有法、导之有序、放之有度、收之有益的“经营”之道,适度留白的智慧尤为重要。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正做着一些尝试。
热身留 “空隙”——话留三分白,生意由之发。英语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互动性很强的语言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上课伊始,教师妙智的“留白”艺术,留出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第一等待时间”与 “第二等待时间”,即留足学生思考老师所提问题的时间,给予学生回味同学回答的时间。此时课堂时空的留白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意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言说的欲望与激情,成为学生求知的内驱力,自主能动地思考言说,畅所欲言地交流互动。
讲授留 “空余”——未曾着墨处,自有胜镜出。艾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暂时性的知识 “空白”,注重文本意境的再现和创造,崇尚教师讲课时尽可能少讲,尽可能不“一语道破”,摒弃传统教学精雕细琢、面面俱到的做法。教师只需“引火”,把“燃烧”的热情传给学生,还学生自主话语的空间。这样既避免了课堂的“过度饱和”,又消除了学生听觉压抑,易于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善的欲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思维想象的余地,尽情言说的空间。
此外,还可以操练留 “空挡”——放话中之白,收话外之韵;结课留“空间”——虚实两相生,无话皆妙境。
三、提高自身的素养,让课堂美丽转身
一个英语教师,除了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以外,首先应具备的素质是英语专业素质,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功能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英语语言是老师讲授知识、启发学生、表达思想、塑造学生心灵、传送文明的基本要求。老师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老师的口语会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能使学生对老师信服,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音语调差,口齿不清,语病连犯,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口语表达能力要求不但有过硬的语音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词汇,语音基础再好,也可能因词汇的贫乏而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现代孩子的生活知识面越来越宽,信息来源广,电视、电脑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新鲜事物越来越多,那么教师就得不断学习、充电,扩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能当孩子的小翻译,课上课下、有意无意地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从心里佩服你、仰慕你,增加对英语的兴趣。所以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做到语言表达流畅、语音标准等,然后再融入老师自身语言表达幽默、风趣的元素,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自身的能力。
其次课堂的教学机智更能凸显课堂教学本真。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会随时随地给你“surprise”的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稍不留神就会给你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因为:他们对课堂上的游戏津津乐道,他们对老师设计的各项任务乐此不疲,他们对同学间的对话操练回味无穷……面对一个闹哄哄的教室,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讲究教育机智,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创造出最佳的教学境界。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运用教育机智的经验和心得,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感悟:“求真课堂”应该是朴实无华而又情趣盎然的课堂,是扎实有效更是激扬智慧的课堂,“求真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不加雕饰的自然,一种洗尽铅华的美丽。这种境界需要实践和理论的共同支撑。三尺讲台,常态教学,少些喧哗作戏,当求返璞归真!我们一路共同追寻,不断努力! |